最终有可能实现中国的航天标准即世界的航天标准,让中国航天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营更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也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伴随着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与科研项目,参与到中国主导运营的空间站中。在增进科学领域合作的同时,还会在客观上营造出两国之间的友好氛围。这对于需要太空环境进行科研但缺乏相关平台的国家来说,会更加积极地谋求与中国建立更多的联系,从而让我们能够在其他领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
当然相比于这些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哲学。苏联航天科学家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可婴儿不可能永在摇篮里混!因此踏足太空、了解太空应该是整个人类的事业。独自享用太空资源,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在天宫空间站的设计之初,我们就预留了更多的对接舱口和可以共享的实验资源,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与更多的朋友共同开发这片广阔的星空。
虽然曾经的国际空间站,在某些国家的刻意阻挠下中国被拒之门外;但是现如今,中国空间站的大门依旧选择向全世界敞开,广发“英雄帖”邀请各国参与,前后对比高下立判。而也正是一个属于“国际”的空间站,应有的风度与包容性。毕竟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地球上争来斗去格局确实太小,我们的征途永远是那片广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