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菜专治挑食!一口肉菜饭齐全,我家侄子5秒光盘
想当年在湖南读大学的时候,我就是妥妥的“辣不怕”体质。
对我来说,辣其实不仅是一种调味,它还是一种感官:
带着“烫”的感觉,吃的时候烫嘴,接着一股后劲上头,是热和疼,嗓子眼感觉能喷出火。
吃完满头大汗,舌头和嘴唇麻辣肿痛,但这时又是止不住的爽!
就是这种爽,容易让人有越辣越想吃的瘾头,许久不吃就会惦记…
后来来广东哪里吃得惯。外面餐馆的口味,照顾的是本土人的感受——
这边吃到的辣椒,是甜的、咸的、酸的,独独缺少那股让人上头的辣味!
怎么办呢?自己做呗!
专门让湖南的老同学寄过来的二荆条,炒菜、拌面、直接拌饭,这种吃起来就更有风味!正宗!
家里头现在也还囤着前段时间做的油辣椒、剁椒、泡椒~全家就我爱吃这口了[捂脸]
不过嘴瘾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了,广东这边的气候是真毒啊!简直是我吃辣路上的绊脚石!
动不动就上火长痘,再来个口腔溃疡……
这一来二去,水土的原因,吃辣要付出点痛苦的代价了,才开始戒辣。
口味慢慢就跟着入乡随俗,偏淡口味的广式菜吃得多了,味觉也跟着同化了——虽然还是喜欢吃辣,但这会儿变得可以忍忍再吃了。
问了下身边的朋友,原来也不是只有我被“同化”的体验。
我有个巨能吃辣的重庆同事,皮肤干净透光,重庆的辣椒养人,在她身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结果来到广东以后,她一碰辣就冒痘,肠胃也跟着受罪,连体内的吃辣基因也无法抵抗这环境因素……
没几个月,她也从无辣不欢,转变成不可一日无靓汤的标准养生人。
看到有人和我一样,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我们这些被广东汤水“改造”过的体质,倒不是真的“滴辣不沾”,偶尔馋了,还是要吃上几口辣的过下嘴瘾。
而且神奇的是,时不时吃上一次,舌头对辣味的刺激反而变敏感了,又能吃出别样的层次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