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请先花3分钟,弄清它的4个来源和2个出路,很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已经成为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之外的第四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高尿酸的困扰,高尿酸的危害并不仅仅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石,长期高尿酸带来的肾脏损伤,都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7e5d6d2701d8ebde.jpg)
很多朋友都有尿酸高而无法降低的苦恼,我们想要控制好高尿酸,首先应该了解尿酸到底是哪里来的,体内多余的尿酸,又是如何排泄出去的?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体内尿酸的生成,有4条注意途径
血液中的尿酸盐,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产物,不论从外源性还是内源性来说,尿酸的生成都分别有两条途径,这四条途径是如何生成尿酸的,我们一一为大家来简单讲一下。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5040eb8116fdfebe.jpg)
首先是身体内尿酸生成的主要途径,源自于我们身体中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里的细胞会不断生长衰老,死亡,然后进一步的生成,完成新陈代谢,细胞中含有的DNA以及RNA等核酸物质,是保持细胞稳定的重要物质,而在凋亡的身体细胞中,这些核苷酸类的物质,就成为了尿酸生成的“原料”,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核苷酸物质,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以及酶催化过程,最终就成为了“尿酸”这种物质。
除此之外,体内尿酸生成的途径,还有另外一种途径,那就是“三磷酸腺苷”(ATP),有一点生理知识的朋友都知道,三磷酸腺苷是一种为身体细胞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这种物质通过水解而为身体提供能量,三磷酸腺苷水解后,会形成二磷酸腺苷(ADP),通常情况下,ADP与ATP能够进行相互转换,二磷酸腺苷还能够转化为单磷酸腺苷(AMP),而单磷酸腺苷就是形成尿酸的“反应底物”,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后,最终形成尿酸。这就是为什么有部分人在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后,尿酸会升高的重要原因,大量的活动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单磷酸腺苷,单磷酸腺苷来不及完成转化的部分,就会成为体内尿酸的来源之一。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3a973c6e1734bb46.jpg)
从外源性尿酸的来源来说,食物中的嘌呤是外源性尿酸的主要来源,有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嘌呤,特别是动物内脏,贝类海鲜,肉汤,蘑菇,豆类等食材中,嘌呤的含量都相对较高,从这些食物中摄入身体的嘌呤,在体内也会转化为尿酸。
外源性尿酸的来源,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方式,那就是“高果糖”的摄入。相比于葡萄糖,果糖是一种进入人体后,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的特殊物质,果糖在肝脏代谢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ATP,将ATP转化为ADP,而ADP又会进一步转化为尿酸(参见下图),因此,高果糖的摄入,也是一种外源性的导致尿酸生成的途径之一。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1509319820a9e477.jpg)
体内尿酸的排泄,主要有2个通道
人体内的尿酸不断生成,多余的尿酸就需要不断的排泄,才能维持尿酸的正常水平,而尿酸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大家所熟知的“肾脏排泄通道”。体内生成的尿酸,都在血液中贮存,而当血液流经肾脏进行过滤时,聪明的肾脏会选择性地对血液中的废弃代谢物进行“筛选”,多余的尿酸,就是肾脏筛选的重要代谢物之一,肾脏会将血液中多余的尿酸,排泄入尿液中,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还会有少部分的尿酸,会被肾脏重吸收回到血液,在血液中继续进行循环,尿酸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垃圾,体内保持适当浓度的血尿酸水平,对于维持血压平衡,抗氧化等生理功能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c/ca120537af253e87.jpg)
除了通过肾脏进行排泄以外,体内一部分多余的血尿酸,还会通过肠道排泄。除了肾脏能够排泄尿酸以外,还有一部分血液中的多余尿酸,会经过转运途径进入肠道,在肠道中被肠道中的益生菌群发酵降解,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近期报道的的西北浆水或能降尿酸的研究,就是基于其中分离出的一种乳酸杆菌,显示出了对尿酸的酵解作用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