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游戏出海频频告捷的背后,是全球游戏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本土游戏出海需要面对等诸多海外大厂、手游新锐的竞争。而要真正应对游戏全球化竞争,除了研发商的革新迭代之外,针对海外不同市场的本地化工作,以及随后的推广营销、长线运营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如何找到更多更优质的游戏用户,以及与相关社交和内容平台合作,令用户们在玩游戏的同时置身于良好的社群文化氛围之中,为游戏获得更多传播上的能量,以及长线的生命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出海游戏所要面临的重点课题。
而在游戏全球化大潮之中,针对社群文化的建立以及其效能的发挥,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传统的认知中,我们往往认为基于游戏建立的社群文化是细分与硬核的,但在当今,以TikTok 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其游戏文化社群影响力也正在颠覆固有认知,据TikTok for Business与Newzoo此前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球移动游戏玩家白皮书》显示,在全球13个主流市场的移动游戏玩家中,有49%是TikTok用户,因此,在游戏全球化时代,重新对社群文化建立新认识并围绕这一点展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从细分到大众,从核心向到泛娱乐
早先,所谓“游戏社群文化”的雏形,其呈现形式通常是绝对硬核的——新游戏的介绍与鉴赏、热门游戏的攻略解析、通关秘技,包括其衍生的同人内容创作、玩家与内容创作者互动等等,上述所有的载体通常会是杂志、攻略手册。用今天的目光来看,彼时的杂志和攻略手册,几乎就是今天的媒体渠道和社交、内容平台。
游戏杂志是过去玩家几乎唯一的获取资讯渠道
游戏相关文化的讨论
催生了一众编辑们成为当时的“KOL”
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里,游戏杂志中的PGC内容是绝对的主流,而一众主要产出内容的责任编辑则是当时的KOL。尽管集聚了KOL创作、攻略、秘技、鉴赏、同人以及话题讨论等等内容,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游戏社群文化的雏形,但受限于较低的参与度与普及度(据统计,国内最知名的某游戏杂志,单期最高发行量为38万册),这种高门槛,核心向的亚文化社区氛围虽然足以让玩家们圈地自萌,但很难真正形成对游戏传播、推广乃至是销售的有效势能,游戏企业官方也很难基于这种“雏形”建立起官方的、有效的用户服务与沟通机制。
随后,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里,游戏网媒、游戏主题论坛以及贴吧等产品的出现,承载了新纪元之下的社区使命。不过互联网时代的游戏社群仍然很难“破圈”——论坛也好,贴吧也罢,玩家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首先成为游戏产品本身的用户,方有可能进入圈子之中,而相应的,这些社区产品尽管创造了名噪一时的高热度社群,但真正能够实现“破圈”的少之又少。
与当今具备渠道和社区双重属性的一众平台相比,过去的游戏社区文化是不具备大众影响力的,也无法在传播、营销上为游戏产品以及企业官方带来太多帮助,而当今的内容与社交平台,则拥有完全超越以往的优势。一如TikTok平台知名创作者Khleo Thomas在“TikTok made me play”全球游戏营销峰会中所提到的:“你在TikTok中看到的音乐、潮流服饰等等任何娱乐类短视频内容,都可能与游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