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才知道#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103篇原创文章:
这篇文章,回归我的职业本行,和大家聊一聊房地产和楼市的话题。
2022年5月,对于中国房地产经济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和分析窗口期,在经历了从2020年下半年开启的这一轮政策转向和国家态度改变所对应的20多个月的现实捶打,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包括关联的经济和金融,基本上都被打的里嫩外焦。
到了2022年,中国经济宏观基本面受疫情防控等多种内外因素冲击,遭遇了很强的下行压力,不得已,被锤到动惮不得的房地产,又被拎出来,期望再次发挥顶梁柱的作用。
于是乎,大家和市场也都看到了风向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救市政策,宽松调控,刺激市场,而国家层面,立规矩守红线的同时,也对各个地方政府的楼市放松,保持了相对沉默的态度。沉默,也是一种允许,只要不过线,就是默认。
低能级,人口流出,经济基本面薄弱的小城市,以及经济承压,赤字风险严重的大城市,新一线城市,早早抢跑,但是效果不理想。
进入5月以来,越来越多相对头部,经济稳健强劲的新一线,甚至是一线城市,也加入了救市大军,市场终于有些反应,以成都和广州为例,房价和楼市终于迎来了阔别已久的躁动迹象。
个体都是受环境裹挟的,这无可避免,对这波房产刺激政策,到底能否达到所谓的预期效果,建议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
2022年,行动的错误,比不行动更严重,特别在买房这件事上面,不管是出于投资,还是自住,甚至是投机套利的目的,理性和客观,是非常重要的行动前提。
这篇文章,就将有深度,有态度,有专业的和各位读者朋友一起,从顶层设计,到底层逻辑的几个不同维度,聊一聊:
如何正确和客观来看待2022年下半年的楼市,这么一个话题。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对于“预期效果”的理解,不同的角度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2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绝对是一个具有挑战和非常特殊的年份。
客观来看,整体形势与市场信心、未来预期确实很糟糕,再加上“房住不炒”这个明显的红线存在,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减弱,城市房价已经高企到了一定地步,房地产市场确实很难上演之前一放水刺激,就全面暴涨的行情。
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现实,因果清晰,逻辑经得起推敲。
从现实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同样如此,3月1日,新一线城市郑州正式调控放松,但是3个月时间过去了,郑州的楼市和房价,并没有出现曾经那样的反弹,甚至连恢复都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