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指出,相比国内而言,海外市场前景会更广阔一些,和全球相比,国内用户规模只是九牛一毛。
有电子烟零售商曾当面对记者这样形容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电子烟的火爆程度:“ 同样的产品,在国外的售价远高于国内,我有个客户在国外留学,每次回国都会背一书包 (电子烟烟弹) 出去,不仅是机票钱挣回来了…… ”
企业也正在行动。就在今年1月,为推动海外市场销售,铂德 (深圳) 科技有限公司与金莱特 (SZ002723,股价11.13元,市值35.4亿元)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是为了在其他一些国家推广销售“Boulder 铂德”品牌的电子烟产品。
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是电子烟行业的新兴市场。长江证券近日在一份研报中指出, 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目前成为国内品牌商出海转型的第一选择。不同于欧美传统主流市场,新兴市场监管相对偏松且部分区域允许线上交易。 [5]
那么国内厂商出海面临哪些难点?陈中认为,一方面,已经在海外市场做了很多年的品牌更具先发优势。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存在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不同国家政策不同,新品牌进入海外市场可能要投入很多的资金、资源,对当地用户进行摸排等。
同时,现在海外市场多数是贸易型的销售模式。“所谓贸易型,指国内工厂生产以后,直接卖给当地大的渠道商,不直接面对用户。”陈中指出,不过也有国内品牌通过开专卖店的形式在国外市场发展得很好。
而对于新型烟草的未来,一直以来,电子烟行业内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便是, 雾化式和加热不燃烧(HNB),究竟谁会是新型烟草行业的终极形态?监管新规的出台与落地,是否会使HNB迎来机遇?
雾化电子烟是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其优势在于口味众多,消费对象以年轻人为主。在电子烟监管新规中,取消了水果口味等调味电子烟的售卖,这将重创国内雾化电子烟市场,年轻消费群体或将流失。
而固态电子烟采用加热不燃烧(HNB)的原理,口感接近真烟,消费对象是中年烟民群体。 实际上,固态电子烟品牌IQOS曾于2018年前在国内市场蓬勃发展,2018年后逐渐销声匿迹,与此同时国内雾化电子烟市场兴起。
从全球来看,HNB的市场空间也要高于雾化电子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固体电子烟潜在市场规模约531亿元至885亿元,雾化电子烟潜在市场规模约396亿元至792亿元。王佳也对记者表示,HNB国内上线后会引入销售,“肯定赚钱”。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HNB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值得期待的方向。5月24日,张毅通过微信对每经记者指出,“目前国外包括欧美等主流厂商主推的其实就是HNB,最近国内也有很多通过跨境平台进来的产品,其实都是属于这个方向。 目前在欧洲、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认为HNB是属于减害型的传统烟草,而雾化型未知因素更多。 ”

陈中则有不同的看法,“我不认为雾化电子烟的监管会推动HNB的发展,现在来看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所以很难去评价。”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电子烟厂商布局了HNB相关产品 ,包括徕米、唯它等。而 传统的香烟公司中烟公司也已布局国产HNB一段时间,不过目前仅在国外销售 。
在新型烟草法律专家唐顺良律师看来,HNB在国内市场上市暂不具备条件。6月2日,唐顺良通过腾讯会议对每经记者表示,第一是专利的风险;第二是未来与传统烟草如何平衡、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三是烟草企业产业化的投资审批仍需系统考虑。
唐顺良进一步表示,之所以强调专利问题,是由于HNB技术的主要发明源于国际烟草公司巨头菲莫国际,大部分基础专利被其掌握,中国企业在HNB创新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跳出菲莫国际采用薄片工艺技术的路线,使专利风险降到最低。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已实现部分突破,解决了中国HNB“卡脖子”问题。
(文中王佳、张云为化名,实习生李霞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手记 | 电子烟行业将告别草莽
行业走向规范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阵痛。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饮料、食品、水果等销量较好口味的电子烟烟弹停产,部分商家开始担忧行业的未来前景,叠加疫情影响,也有商家选择了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