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拥有玩家和从业者的双重身份,子航选择的自然环境代表了大部分露营者的偏好。调查显示,2021 年,中国露营消费者超半数偏好于草地型、湖畔型露营营地,仅有 9.8%的中国露营消费者喜爱沙漠型露营营地。
租下草地后,子航最大的疑问是定价:“营地刚刚开业,没有知名度,一人700块钱,会有人来吗?”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北京、上海高端酒店的日均价也只有709元、738元,而深圳高端酒店的日均价只有646元。
他找到露营地平台“觅野CAMP”创始人石健卿寻求建议。作为国内第一家露营地平台,觅野的App已经收录了全国近1500家营地的信息,这些营地由石健卿带着觅野团队一一对接核查。看过的营地多了,石健卿很快能分辨出营地品质的优劣和竞争力所在。据石健卿估算,当前全国各地的营地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周边,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最为集中。
当下,高端人群的加入给亲子游为主的周边露营带来强劲的消费力,而从国外经验看长期趋势,露营行业仍有足够大的上行空间。但等这轮热度过去,营地行业就会开始洗牌,届时,营地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质,品质够高才能活下去。石健卿的结论是:“行业有虚火的成分在,品质差的营地已经开始内卷了,一定要把格局拉开,不要打价格战。”
不过,对营地消费的满意度调查显示,2021 年,中国露营消费者营地满意度最低的一项便是价格,而对安全性、环境等评价维度在内的营地消费满意度整体较高。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营地经营者如果能够提升营地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价格,将有利于长期获客。
权衡之后,子航决定走“精致露营加户外生活方式”的高品质路线。“很多人来体验一次,相册里有了露营的照片,就OK了,以后不用来了。”子航认为,只有让“小白”们真正喜欢上露营,把他们培养成深度玩家,自己的营地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来我营地玩的,我都会带着大家玩,你可以不喜欢我的营地,但一定要喜欢上露营。”
为了兼顾不同的消费人群,子航把营地分为自带装备区、使用国产帐篷的中端区和使用大白熊、DOD等国际品牌的高端区,对应的价格区间分别是100元、499元、599元到699元。
起初,子航判断一处营地的投入在40万元左右,半年就能回本。但到2022年4月5日开业时,他发现自己的实际投入已经超过70万元。露营受天气影响大,而广东的春夏多雨,雨水影响营业时长,还会破坏精心营造的景观、石子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持续维护的投入超出子航的预期。到5月中旬,营地的入住率约在50%,子航发现,自己低估了自带装备的消费者的比重。种种因素都导致营地收回成本的周期更长。
而在备受好评的广州黄埔区高端营地ampm,尽管周末拎包入住的大白熊帐篷价格高达1880元一晚,仍然一位难求。ampm的合伙人Frankie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位于天鹿湖森林公园的营地,距离广州市区只有10公里,营地景观极佳。这块地是Frankie为客户做设计方案时遇到的,承包人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开发角度。由于地块在决定营地竞争力的区位和景观上都极有优势,出租方也并不满足于收取租金,而是成为了营地的合作伙伴。三位合伙人有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师,在规划营位时,对视觉效果有非常严格的把控,此外团队注重迁移过往做高端酒店设计时积累的经验,在营地导引等细节方面不断提升,正是这些因素,加上超百万的资金投入,使ampm与市面上的其他营地拉开距离。
玩家出身的石健卿也是在2021年露营热潮兴起后才决定做露营地平台的。“露营热了以后,我们发现一块野地,隔一周再去,就发现它已经‘烂了’。”石健卿认为,当前社交媒体平台更关注露营带来的流量,而不注重对初学者的引导,这使得许多新手不知道如何在露营时保护自然环境。他做“觅野”,是希望将更多的初学者引入专业的商业营地,完成市场教育。
但真正做起来,石健卿发现营地市场鱼龙混杂,标准不一,商家提供的图片、基础设施信息未必真实,这会挫伤消费者对于营地的热情和信心。尽管“觅野”收录的营地都是团队核查过的,但他们仍持续接到来自消费者关于信息不实、体验糟糕的投诉。身处一个新兴行业,现阶段,石健卿更愿意推荐ampm这样高标准的营地作为示范。
“‘觅野’在两三年内不打算盈利。”石健卿认为,作为平台的盈利模式不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觅野”目前仍是个身处华南地区的小团队,在拓展北京等地的业务时,囿于人手而捉襟见肘。某种程度上,“觅野”的团队要与迅速扩张的营地行业赛跑,争取更快更多地收录公共和商业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