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营地经营者来说,土地的合规性是最大的风险之一。子航特意确认过,他租用的草地,土地性质是林地而不是耕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但帐篷是可移动的,应该不算建筑物。”营地怎样才能完全合规,子航找不到明确的指引。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八条还规定:“需要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临时使用林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露营地是否适用这条法律,经营者们并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营地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小,很少有人愿意以短短两年的周期来规划经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在2015年颁布《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从露营地选址、规划、基础设施、环保标识导引、安全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这些要求如何被细化、执行及监督,则是未来需要明确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海市旅游局率先出台了《经营性帐篷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从营地的基本条件、建设、服务、配套和综合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现在最需要政府的关注。”谈及当前最迫切的需要,石健卿脱口而出。在他看来,土地使用、安全、环境等问题都是行业的紧箍咒,如果长期处于不受监管的灰色地带,一旦有极端的负面事件产生,将会给行业带来灭顶之灾。
“战国时代”:看不清的未来
露营赛道的新兴品牌自去年底就有较为频繁的融资动作。营地赛道,2021年11月,“大热荒野”在天使轮融到千万级人民币,“嗨King”则在今年3月融到数百万人民币。炙手可热的装备品牌挪客在今年4月首次接受来自钟鼎资本近亿元人民币的外部投资。同样是在4月,品牌集合店ABC Camping Country在天使轮接受青山资本数百万美元的投资。
更多资本仍在观望。“整个行业都太早期,新客的比例太高了。”头部风投机构的投资人张景表示,在这个阶段,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颇为困难。张景曾看过营地,但当前大部分营地都是难以大量复制的民宿类。“这种我们就直接pass了。”他表示,相比民宿,营地在景观等方面的个性化要求更高。机构也与挪客、牧高笛等装备生产商深入沟通过,但目前国内的装备生产仍以仿制为主,差异化不够。
看到最后,张景认为,最可能出大公司的赛道是ABC Camping Country、Outland和gogogo这类品牌集合店。“你会发现,比如Academy Sports + Outdoors,还有日本的L-Breath,这类大公司都是做渠道为主。渠道的可复制性和对扩大规模的追求,都更适合资本去做。”张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现在仍不是入场的好时机。“我们有两个衡量时机的温度计。”张景解释,“一个温度计是看消费者什么时候会在下午茶之外,愿意在营地里面买装备,更多类似的增值消费意味着能为营地贡献更高收入,也意味着营地的老客比例提升了。另一个温度计就是国内品牌产品的差异化能拉开到把一家集合店的门店填满,这就意味着供给已经极大地丰富。”
事实上,相比美妆等行业,帐篷等装备产品的毛利率并不高。2021年,Snow Peak的毛利率为55%,而以大众市场为主的牧高笛帐篷及装备的毛利率只有22.94%,相比之下,国内市场毛利率还高于以代工为主的国外市场,为33.94%。较低的毛利率和产品复购率都不足以支撑品牌或经销商大量铺设线下门店。
想要获得更多利润,国产品牌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品牌影响力、原创设计叠加供应链优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攫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包括帐篷在内的装备自主创新非常困难。疫情前,M Square主理人Crystal原本是做旅行箱包,产品销往海外,疫情后,出口受挫,同为Glamping玩家,她萌生了做原创露营装备产品的想法。但真的着手设计,Crystal发现,作为追赶者,找到原创方向实在太难了。
“这些国际品牌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他们的品类已经极度丰富。”在大热的市场里做原创,Crystal也没有安全感,相比直接仿制,这意味着更低的投入产出比,而且她非常确信,一旦有好产品做出来,立刻就会被商家抄去。进入露营行业一年,她投入了近百万,“中途无数次想要放弃”。
“现在是行业的‘战国时代’。”张大鹏笑着比喻。作为最早拿下Nordisk代理权的人,张大鹏见证最早的玩家变成商家后,迅速扩张争夺代理。“但是这两年做下来,有些人已经玩不下去了,品牌也在回收代理权。”面对掌握绝对话语权且利润空间有限的品牌,代理原本就是一个脆弱的生意。张大鹏认为,除了天然的劣势,“不懂露营”也是从业者的致命缺点。“他们只知道这是一个赚钱的生意,但你看他们平时露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