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东莞市第四届食品安全专家委员徐波表示,东莞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将牵头制定团标,将预制菜看作“食品生产工业化”的成果,未来大有可为。
市场广阔
预制菜站上产业新风口
走进东莞菜方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菜方便”)位于南城街道江南第一城的直营店,正值买菜高峰期,店内人头攒动,不少人拿着统一包装的预制菜左看右看。蒜香排骨、糖醋里脊、香辣小酥肉、鱼香肉丝……目前“菜方便”有120多种预制菜,其中40多种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预制菜。
“我们特别看好预制菜产业。”宁敏江说,“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预制菜已经是十分成熟且占比很高的产业。近年来,预制菜在国内兴起,也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
宁敏江介绍,目前东莞市场上专门针对个人消费者的预制菜企业很少,而东莞是外来人口占比达70%的千万人口大市,公司股东一致决定进入预制菜市场。据介绍,菜方便是一家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预制菜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在东莞、武汉、佛山均有门店,还有线上销售小程序以及APP。因看好东莞的地理位置以及千万人口的消费市场,菜方便于今年上半年布局东莞,开了两家直营店。
正如宁敏江所说,小小一盘预制菜,撬动一个大市场。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2022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预计今年这一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从线上到线下、从大型超市到专门店,预制菜成为市场上最火的食品之一。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
东莞理工学院博士生导师、东莞市食品学会理事长王际辉表示,随着“宅经济”的兴起,从国家到省的层面都重视预制菜的发展。广东将预制菜产业园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11个预制菜产业园入选,东莞也正在筹建预制菜产业园,争取入选下一个批次。
政府搭台、协会牵头、企业唱戏,一场以预制菜为主角的经济突围赛在全国各地上演,“双万”城市东莞如何突围?王际辉认为,虽然东莞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很小,水产品、农产品等产值不高,但是周边城市可以作为原料供应地。作为制造业强市的东莞,在进入预制菜这一风口上要大力发挥加工制造的优势。
“预制菜是综合加工占主要成分的行业,综合了一、二、三产业,并不是简单地将农产品进行加工,而是将其通过调料、烹饪、烧煮等多种方式生产出产品,最终通过冷链、物流送到消费者手上。”王际辉说,“预制菜行业还是一个科技引领产业,要有科技研发,需要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从顶层设计上推动产业的发展。”
8月10日,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莞市商务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的指导下,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支持下,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同市市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鸿骏膳食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的东莞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筹备成立会议召开,发起单位涵盖一二三产业企业代表。联盟的企业在预制菜方面已有所布局。
作为联盟的理事长单位,鸿骏膳食在全国各地有100多家分公司,为8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客户提供膳食服务,在贵州、江西等地投资近1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预制菜食品质量安全保障。
为加快预制菜产业的规划布局,厚街镇在落实现有鸿骏基地50亩和鸿骏总部80亩用地的基础上,计划根据产业发展的进程需要,在黑山工改工片区继续规划部分用地支持鸿骏预制菜发展,打造预制菜专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关于预制菜的重点配套——冷链物流方面,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的佰顺集团作为广东省唯一国家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运营方,已布局相关工作,联合国内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共同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预制菜集配中心。佰顺集团总经理王东介绍,中心将于10月中旬试运营,可以为全国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大型连锁社区门店、直播电商平台、传统电商平台、社区电商平台、MCN公司、渠道商等客户,提供预制菜商品的集中仓储管理、仓内分拣打包、C端一件代发、B端城市集配等服务,让客户享受“省心、省钱、高效”的一件代发服务,同时集配中心还致力于促进冷链普及应用,培育冷链新业态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