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战略金属资源供需失衡,对外依存度极高。
锂、钴、镍等金属是动力电池生产的基本原材料,而我国钴、镍资源供需严重失衡,需求分别占据世界总需求的32%、59%,但供给量仅为世界总量的1.5%、4.8%。
我国锂资源探明储量达150万吨,但受限于品质与开采条件等因素,我国锂资源实际供应能力较弱,对外依存度极高。
并且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各国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进一步推高了上游金属的价格。这也导致电池、整车厂商利润被大幅压缩,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3.废旧电池的再生利用价值极高。
退役后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等电池材料中仍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和其他可再生利用成分,蕴藏的资源品类丰富,仍具备极高的再生利用价值。
2021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平均造价为101美元/KWh,其中正极材料中锂、镍、钴、锰等高价值金属化合物占成本高达51%,具备极高的再生利用价值。
受下游需求旺盛与电池金属产能受限的双向促进,电池材料价格在过去两年中连续上涨;截至2022年7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硫酸钴、硫酸镍价格较2020年同期上涨了1075%、835%、33%、54%。也进一步推动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

受这三重因素的共同推动,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点。
而且,从时间点上,首批动力电池已达到退役年限,回收再利用需求有望逐年走高。

我国于2014年开始量产新能源汽车,最早一批成规模的动力电池已达退役年限,市场将形成规模化退役的新常态,未来回收再利用需求有望逐年走高。据天风证券研究人员测算,预计2021-2030十年CAGR为48.9%。从发展阶段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十年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前景可观。
未来市场同样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