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能源车发展欣欣向荣的动力电池赛道,当前也分化了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两种主流路线。
梯次利用是指将已达设计寿命的动力电池用于其他领域的使用。目标市场包括低速电动车、储能等领域。
当动力电池的容量低于80%时,无法满足汽车正常行驶的要求,此时可以通过将废旧动力电池通过拆解、筛选、重组等方法,使其应用于对电池要求较低的电动车、储能等领域,实现梯次使用。
目前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经应用在电力储能系统、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以及智能路灯等领域。但目前梯次利用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再生利用则提取锂、镍、钴、锰等电池金属,实现资源循环。
当动力电池容量低于20%时,其性能无法满足任何商业应用的需求,此时便可通过再生工艺提取废旧动力电池中的锂、镍、钴、锰等金属,实现资源循环。
我国电池回收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以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冶金为标杆的多项回收工艺,其中湿法工艺由于的回收率高、可定向回收金属,现已成为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
目前,行业再生利用工艺已经开始成熟,但与世界顶尖回收技术相比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过去十年,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也在持续提升中,2015-2021年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专利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37%。

动力电池回收潜在市场空间极广。
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高达59.1万吨,其中废旧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9.4万吨,占比 50%,3C及小动力废旧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4.2万吨,占比41%,其他相关的废料理论回收量为5.5万吨,占比9%。

根据白皮书,预计2022年中国废旧锂电池理论回收量达76.2万吨,2025 年将达到185.1万吨,增长提速,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3%。2022年中国废旧锂电池回收的理论市场规模达482.9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784.1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