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上,回收渠道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优劣。
电池回收是动力电池再利用的核心环节,回收渠道的不同会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可回收电池的数量往往也决定了企业后续发展的业务规模上限。
按照回收主体不同,目前业内存在着三种主流的商业模式,分别为:①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②以汽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③以第三方为回收主体的模式。
1.以动力电池商作为回收主体渠道最广,有利于打造资源闭环。
以动力电池生产商为主导的商业模式拥有较为多元的电池回收渠道,动力电池的生产商可依靠电动汽车经销商所构建的渠道进行电池回收,同时电池生产商也可与汽车拆解企业以及电池租赁公司合作完成电池回收。
同时,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控制废旧电池流向,有利于生产企业和再生锂、镍、钴、稀土等企业建立合作良好的关系,形成资源的“动力电池生产 动力电池消费 动力电池回收 资源再生 动力电池生产”的闭路循环利用模式,使各种金属实现闭环网络。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一哥”,在电池回收领域同样出色,借力广东普邦打造商业闭环。
宁德时代通过收购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企业,顺势切入了动力电池产品梯次利用及回收产业链,成功构建起“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产业闭环,进而为企业提高对上游原料商的议价能力、降低动力电池生产成本创造了空间。
2.以汽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渠道优势最为明显。
整车制造商拥有丰富的汽车销售网络,可以使用现有的物流渠道使废旧电池逆向运达制造商,从而省下不必要的另建渠道费用。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销售网络的广泛性来提高回收的效率。然而,在后续的再利用环节,整车制造商往往需要形成行业同盟,与电池生产企业或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废旧电池的二次利用。

整车制造商动力电池回收的代表企业为上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