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食盐加碘有关吗?
甲状腺组织产生的荷尔蒙,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于人体的每一个细胞、组织和器官。甲状腺疾病非常常见,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形态学改变。功能障碍导致甲亢和甲减,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结节和癌变。近年来,甲状腺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跟食盐加碘有关系吗?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我国为什么实行食盐加碘政策?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在维持人体健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是人体重要的激素,其生理功能如下:
1。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调节生长发育。
2。参与大脑发育
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从怀孕到出生后2岁),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于甲状腺激素。大脑发育关键期碘摄入不足或缺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大脑发育迟缓,即使后期补充碘或甲状腺激素也无法逆转。
3.调节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合成和分解代谢。
4.对其他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基本活动的激素,因此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几乎所有机体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背景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1970年代调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海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有近3500万地方性甲状腺肿(地面甲状腺肿)患者和25万地方性呆小病患者。20世纪90年代食盐普遍加碘政策实施前,全国1778个县普遍存在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776万人,典型地方性克汀病患者18.8万人。研究表明,出生和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因缺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缺碘地区学龄儿童的智商低于碘充足地区的儿童。《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3年,国务院召开“实现2000年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大会”,通过《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采取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控策略,随后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等法规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到2000年,我国已实现全国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28个省(区、市)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西藏、青海、新疆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疾病目标;2015年底,根据《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最终评估结果,全国94.2%的县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胚胎缺碘会导致克汀病,即所谓克汀病。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使我国碘缺乏病基本消除,而且人口碘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症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食盐加碘政策,至少有97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支持食盐加碘的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
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有关系吗?
近年来,甲状腺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国内外学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甲状腺癌的发生与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有关;穿刺细胞学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有关。在世界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增加、稳定还是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在增加,而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直径小于小于1.0厘米。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无关,但我国实施食盐加碘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国外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全人群预防性补碘会增加甲亢的发病率,包括一过性碘性甲亢和格雷夫斯病。因此,一般认为甲亢发病率的增加是补碘防治碘缺乏病(IDD)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如何正确补碘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