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但大多数老年人羞于因便秘而前往医院就诊,最终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其实相较于药物治疗,从改善老年患者的日常行为入手更为关键,今天小五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可以改善便秘的生活小技巧。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王大爷就是一个长期被慢性便秘困扰的人。由于慢性便秘并没有明显的腹痛腹胀,所以王大爷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依然该吃吃,该喝喝,结果连续5天没有大便,肚子胀得特别耐受,王大爷有点慌了,于是前往医院,经过腹部平片发现他的肠道积气非常严重,干燥的大便已经阻塞了直肠,只能通过灌肠的方式进行通便,于是通过难熬的灌肠治疗后终于排出了大量的宿便。
其实慢性便秘作为一种肠道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老人的身上,但由于其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再加上老人不愿意因为这点事情麻烦家人,往往容易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寻找可靠的预防措施对老年人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什么是慢性便秘?为什么老年人好发?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其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排便困难。根据统计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为 15%- 20%,而在84岁及以上可达 20.0% -40%,几乎5个老人中就有1个被慢性便秘所困扰。
老年人之所以好发慢性便秘,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个方面:
①老年人的结肠动力减退,肠道蠕动能力变差,导致大便传输困难;
②老年人多合并有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等疾病,可以间接导致大便排除困难;
③老年人多患有骨关节疾病,导致运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变慢,故容易便秘;
④老年人因既往病较多,平时可能服用较多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酸剂、铋剂、铁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均可能引起药物性便秘。
慢性便秘有什么危害?
虽然慢性便秘可能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但长期的慢性便秘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常因便秘排便时费时费力,导致腹压增高、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②容易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长期的便秘会导致大便的水分被肠道吸收,变得干燥且坚硬,最终形成“粪石”,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甚至有可能诱发肠道穿孔。
③诱发或加重痔疮发作
老年人多合并有痔疮,而慢性便秘患者排便用力屏气,直肠颈压力增高,阻断静脉回流,导致痔疮发作;其次老年人稳定直肠的韧带往往出现退化,如果长期腹压增高,容易诱发或加重老年人直肠脱垂。
④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慢性便秘患者因粪便滞留在结肠,以致使粪便中各种致癌物质浓度升高,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加老年人患结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