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这项检查虽然廉价,但作用非常大,还有多少人不知道?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其患病率为成年人群的10.8%,这也意味着每100人里面就有10.8人患有此病。
不光是中国,肾脏疾病已经威胁全人类的健康。
尽管如此,目前普通民众对肾脏疾病的知晓率依旧很低,普遍认为只有“腰痛”才是肾脏病的表现。事实是,肾脏病的发病比较隐匿,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感觉,所以容易被忽视。
当患者出现水肿、头晕、乏力等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肾脏损伤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尿毒症”这个词,而引发尿毒症的病因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慢性肾脏病,第二位是糖尿病。从慢性肾脏病恶化到尿毒症,短则5年,长则30年。
所以,如果能定期体检,通过对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查,就能及早发现肾脏的病变。尿常规检查简便廉价,但作用却非常大。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后,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吸收与分泌作用而形成。尿液成分及其含量的改变不仅受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而且与血液循环、内分泌、消化、代谢、呼吸等系统的生理或病变有关。
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决定,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所以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一般呈淡黄色或无色。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尿糖
尿糖是指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反映了在收集尿液期间的平均血糖浓度。正常人尿液中葡萄糖为阴性,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此处,内服或大量注射葡萄糖也可导致尿糖阳性反应。尿糖测定目前多用试纸法,若试纸显色则表示尿糖阳性,反之不显色则为尿糖阴性。
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疾病、下尿路疾病、肾外病变以及药物毒性反应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的量为40~80mg,最多100~150mg,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他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慢性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与现代人的过量饮食而缺少消耗关系很大,同时食品安全对肾脏的损害也很大。对待慢性肾病,要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1.每天充分饮水,不憋尿,保持尿路畅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
2.坚持锻炼身体,不抽烟,少饮酒,日常饮食不能过咸,不暴饮暴食进而增加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