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功能是贮藏人体的精血气神的,需要经常地保持充溢,以确保生命有足够的精血气神来滋养生命。六腑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当吃饭喝水时,胃首先被充满,食物和水再下行后,小肠会被充实,胃又会有空间。人体六腑是以保持空虚状态为佳,需要空间进行消化和运动。人体的感受到肠胃胀满实际上是不健康不舒服的状态。

《阴阳应向大论》说:“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古人所说的天蕴藏的精气,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宇宙中的能量。地球上有形的生物体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宇宙能量或者太阳光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一面。天地的运动规律,从具体来讲就是地球公转、自转形成的阴阳的变化规律,包括一年四季五行,地球上的气候状态、土壤、森林、河流湖泊、大海山川构成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系统循环运转,生生不息。人体上部的头如同“天”,通过呼吸接受自然的能量;下部的脚如同大地,通过与土地的连接来汲取土地的滋养;中部的五脏六腑如同天地能量的交汇感应的场所,运化天地的能量和滋养生命维持身体的健康。
天的清灵之气通过呼吸连通于肺,大地的水谷之气通过咽喉来进入到肠胃,自然界的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水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人体的六大系统相互连接,其经络行走于人体的体表或者体内,如同自然界相互连接的地表河流或者地下河流。人体的肠胃犹如大海,是水液汇集之地。脸上两眼、两鼻孔、两耳朵、嘴巴,依靠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上承到头面才能看、能呼吸、能听和能吃。下面的两个排泄之窍则负责将消化代谢后的产物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