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寒凉的水果感觉肚子不舒服时,可以用丁香煮水或泡茶来化解
吃梨生吃熟吃效果不同3、黏①指粽子、汤圆、八宝饭、黏豆包、驴打滚等等主要以糯米/黄黏米为原料的「黏食」;②指性质比较黏腻的滋补之物,如阿胶、鹿胶、海参、花胶、熟地等。

这两类东西,真的需要非常强大的脾胃才能充分搞定,因为它们相比日常的饭食来说,真的不太容易被消化吸收,一不留神就把脾胃给堵上了。如果仅仅是肚子憋胀、痰变得又多又黏、打嗝放屁多、舌苔变厚可能还算轻的,有的人误吃了这些东西之后,是痰浊+邪火一块给身体捣乱,处理起来也是相当头疼。
折中的办法
不太好讲,消化能力差、舌苔本来就厚/有齿痕、大便黏、肥胖水肿的人最好还是先远离它们吧。
4、滞很容易引起滞气、打嗝、胀肚、反酸的食物,比如红薯、芋头、南瓜、土豆、栗子、粗粮杂豆、死面饼、硬面条等。

上述食物,多数可能是某些人推崇的养脾胃之物。不能忽略的是,薯类和粗粮杂豆虽然在客观成分上对身体「特别好」,但因为其中的淀粉和粗纤维含量较多。不顾自身情况胡吃乱吃,不得其养,反遭其害。如果消化特别差、本身积食、总是打嗝反酸,或者本来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问题的人,十分不建议食用这类食物。
折中的办法
通过发酵的方式让它们变得好消化一些,比如:
薯类和粗粮杂豆类可以粗粮细做,磨粉之后放入酵母发一发,然后蒸馒头、烤面包、做饼等
尽量吃发面的食物(白面馒头、发面饼、发面包子等),面条不要为了追求口感而太硬、太粗
害怕反酸,可以在和面、煮粥时加适量的食用碱
5、肥意为肥美滋腻。不仅指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肥肉、内脏、动物头蹄,还包括:①油炸、煎烤的食物,不限于油条、炸糕、炸鸡、烤串等;②含油脂高的食物,比如种子类的坚果;③动物蛋白或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阿胶、鹿胶、海参、鲍鱼、花胶、蹄筋、牛奶等。

这类食物,真的是积食、痰湿和脾胃阴虚的「战略合作伙伴」。脾胃不好的人一贪嘴,就容易引发或加重这些问题;而经常抱着这些东西不撒手的人,又非常容易被这些问题给缠住不放。
折中的办法
没什么好说的,舌苔厚腻、舌有齿痕、舌面有裂纹的人,血压、血糖、血脂、尿酸都高的人,皮肤爱出油的人,大便粘马桶的人,嗓子里总有痰的人,扁桃体肥大的人,尤其要躲远点。
6、甘特指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糖、代糖或甜味剂的食物,比如各种点心、巧克力、糖果、果汁、汽水、奶茶等。

甘甜之味入脾胃,适量摄入可以起到补益的作用,也能缓和身体紧张、拘束的状态,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一旦让过量的甜食与身体发生交互,反而会伤到脾胃,刺激脾胃的功能亢进,耗伤脾胃阴津,助生虚火,使食欲出现不合理的增长。
折中的办法
喜欢吃甜,可以通过麦芽糖、黄冰糖、红糖/黑糖、蜂蜜等天然糖来满足需求,但要控制摄入量
警惕食物中的添加糖,尤其避开添加了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的食物
代糖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糖,但也不能放任自己去吃
7、厚味指食物调味过重。自家做饭也好,在外面吃东西也罢,总会有人嫌「嘴淡」「不够味」而吃得过甜、过辣、过咸、过酸、过油……同时也包括放太多味精、鸡精或其他增香增味调料的「过鲜」。长期重口味,容易把身体对于味道的期待值无限拉高,掉进恶性循环,接着就导致脏腑失衡、脾胃精气耗伤,难免会出现食欲更差、身体更燥、消化更弱、痰湿更多、口臭更重、气色更差等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