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记者 吴文可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昼达到一年最长,也标志着炎夏的来临。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庞志勇介绍,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耗伤阴津、损伤心气,容易导致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甚至引发脱水、中暑等疾患;而过度贪凉饮冷又容易损伤阳气,引发消化不良、腹泻,甚至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健康度过炎夏,作息、饮食等需要注意。
作息需顺应自然规律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庞志勇建议,夏季作息应该顺应阴阳变化的规律,每天尽量在晚上11时前入睡,早上日出起床。睡眠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在中午小睡,短暂的阴阳交替能够很好地补充体力,保持旺盛的精力。
夏季外界阳气旺盛,自然界万物繁茂,在人体内对应心气,也是养阳气、养心气的季节。情志方面轻易不要动怒,建议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食用“酸”“苦”食物
夏季气温较高、体力消耗较快,胃肠负担较重,可以进食一些清淡而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鸭肉、虾仁、黄瓜等,容易消化且可以给机体提供较多的能量。夏季汗出过多、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多喝水,适量进食杨梅、西瓜等水果,可以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使机体内环境稳定。“苦”能清热养心、“酸”能敛阴开胃,补充一些像苦瓜、莲子、陈醋一样的食物可以清热泻火养心安神、敛阴防止汗出过多、保持良好的胃口。
庞志勇提醒,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胃肠较弱,过多进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食物过度油腻则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容易诱发胆囊炎、腹泻甚至痢疾等急性疾患。
宜进行舒缓的户外运动
夏季天气炎热,适宜在户外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庞志勇建议,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在清晨、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活动地点可以选在公园、河边、树林等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的地方,运动方式以舒缓放松为主,推荐太极拳、瑜伽、游泳等。
运动忌在空调房间进行或运动过于剧烈。室内运动不能获得充足的新鲜空气,且空调大开,温度较低,运动后汗出毛孔打开,容易受寒出现外寒内热型感冒等气道疾病。
高温天气可食用清热利湿食物
近来河南气温骤升,持续在38 以上,很多人都觉得暑热难耐、精神不振,庞志勇建议,一定要避免在室外或高温环境久待,注意补充水分,按时作息、养好精神,同时推荐绿豆薏米粥、冬瓜虾仁汤、冰镇酸梅汤等饮食,以清热利湿、养阴安神、开胃。另外天气炎热、湿气较重,易出现中暑、胃肠型感冒等疾患,可适量准备一些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非处方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是养阳气的最好时机,庞志勇介绍,阳气虚弱或体内寒气较重人群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艾灸、泡脚及穴位贴敷等方法补充阳气;一些冬季反复发作的寒性疾患也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