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件衣服,会在日后重新定义他的人生。成为自己再也抹不掉的标签。

朱之文
彼时,朱之文先是骑自行车从朱楼村来到隔壁的黄楼村,再乘坐汽车去到县里。因为正值春运,从菏泽去往济宁的汽车票价从平日里的15块钱涨到了30块钱,朱之文攥着手里的100块钱,在车站前蹲着纠结了很久,思前想后,还是咬了咬牙决定试一试。
一个人命运的巨变,往往就在左右摇摆的一念之间。而没有人能说得清,促使他做出决定的,是朱之文自己,还是冥冥之中另一种力量。就这样,朱之文坐了2个小时的车,来到了《我是大明星》的海选现场。
后来,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回忆起那时的朱之文:“别的选手都是西装革履,只有他穿着军大衣带着帽子,帽檐还折了,朝下耷拉。”站在台上,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朱之文演唱了准备的曲目——《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开口,他的歌声就因为专业的唱腔与浑厚的音色,在现场引起了极大轰动。在他唱歌结束时,其中一位评委激动地站起来为他喝彩,而另一位评委甚至开始怀疑,他农民身份的真实性:
“你真的不是哪个专业人士假扮的农民吗?”

那些年,在很多综艺节目的初选阶段,确实有很多“专业选手”假扮打工仔、农民等,通过讲故事、卖惨来为自己赢得晋级的可能性。
农民出身的朱之文没有讲故事,没有卖惨、哭泣。站在台上的他,像极了一棵朴素的树。
这段海选视频在节目播出后,被上传到了网上,因为视频中,朱之文身穿绿色军大衣,所以网友给他取名“大衣哥”。或许是因为朱之文的外表与歌声充满极大反差,也或许是因为他对于梦想的执着十分动人,总之,这段视频的播放量在当时达到千万,成为了那一年最火的视频之一。
而成为“大衣哥”的朱之文,也火了。消息很快传回了老家朱楼村,那几日,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都围绕在朱之文身上:
“没想到啊,三大嘴居然成了名人了。”在成名之前,若在朱楼村提起“朱之文”三个字,村里很少有人能将这个名字与村里的人对上号,他们更习惯叫朱之文“三大嘴”。
在朱楼村村民的眼中,“三大嘴”打小就喜欢唱歌,每天天不亮,他就会到附近的河堤唱歌,而那时他唯一的听众,只有家里养的那只小黄鸡。

朱之文与自己养的鸡
朱之文的家里很穷,用村里人的话形容那就是:“日子过得不说是倒数第一吧,那也能排上倒数三、四。”当时,在朱之文那间不大的院子里,只有三间瓦房和一件土屋,家里能被称之为像样电器的,只有一台12寸的电视机。
早几年,朱之文曾经和同村的朋友去市里打工,大家挣了钱,都回到家里建起了新房。而朱之文却从自己家的院子里,盖了一个练歌房,他在墙上挂了一块镜子,用来观察自己的口型,又在地上铺上了一块捡来的红色地毯。他说,这样每次唱歌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