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个话题冲上了热搜第一: “餐厅吃出图书馆的感觉”。
我好奇地点了进去,发现是华中师范大学食堂的一个偷拍视频火了。
晚上的8:36分,食堂却挤满了学生,几乎座无虚席。
没有几个是在这吃饭的,都是在这学习的:
有捧着书本埋头苦读的、有敲击着笔记本电脑做课题的,还有围成一桌进行学术交流的。
视频拍摄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卷啊太卷了,食堂都变成了图书馆。
是啊,要不是背后“粉面煎烙”的招牌、蓝底白字的菜单暴露了这是食堂的事实,谁会想到连这里都挤满了爱学习的学生呢。
评论区里,有很多人羡慕这样的读书氛围:“我好想带我的弟弟去现场感受一下这样的感觉。”
有人赞成这样的“内卷”: “为中华之崛起而卷,没毛病。”
有人则惭愧地自我吐槽: “我是卷心菜吧,被卷但菜。”
在985、211这样的高校,多的是每天都渴望用知识充实自我的学生。
对比之下,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条在职校拍摄的短视频。
课堂上,只有讲台上的女老师在讲课,台下的学生则趴在桌上睡倒一片。
拍摄者都觉得看不下去了: “感觉老师在自言自语,很可怜。”
学校里总是不乏每天混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学生。
他们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却就是不肯好好听一堂课。
下课只想打游戏、刷不费脑的小视频麻痹自己,却不肯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就像《精进》一书中提到:“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最近几年,宣传 “躺平主义”、“读书无用”的人越来越多,殊不知这是对年轻人最低级的骗局。
他们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能扛起你自己未来的,只有现在的你。
01
努力不能保证你不普通
但也许能保障你不落魄
不可否认,在现在这个时代,孩子们有各种途径,看到那些努力也不成功的例子。
他们会去想,反正努力半天,还会像爸爸妈妈或其他人一样,吃饭、上班、睡觉,当普通人,过平常日子,所以根本就不想那么累。
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躺平」。
这个观点其实也不是最近才有的,说白了就是几十年前「读书无用论」的翻版。
那时候还有句流行语: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只不过现在说法换成了: 再努力也不过是成为普通人。
可能有人还会拿出一个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说: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 3300 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