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粉不仅能让食物变得更加有韧性,还能锁住汤汁的鲜美。
简单直接的说,
滑粉汤就是“地瓜粉勾芡煮一切”。
以福建人挚爱的地瓜粉为基底,
大胆地放入藏着清脆马蹄的鱼丸,
凝练了海味的虾干,新鲜的萝卜、香菇、包菜,
甚至还奢侈地加点新鲜海蛎和扇贝。
而在宁德人心中有着难以撼动地位的福鼎肉片,
则有另一种质朴的豪气。
△裹满地瓜粉烹煮后滑嫩嫩的肉片,人见人爱。
猪瘦肉剁碎,撒入适量的地瓜粉,
再揪着他们同沸腾的清水来一场新的会面。
再在碗里纳入姜丝、紫菜、香菜、米醋,
以及看起来在福建没那么有市场的辣椒。
如果滑粉汤或福鼎肉片还没能加满新一天的元气,
那在福建常见的扁食、肉燕、炒米粉、鱼丸、肉丸、煎包等等,
可以继续给你提供“丫霸”能量。
△福州捞化,市井乡民的海鲜盛宴,也是料比面(粉)还多的存在。
至于,福州人、宁德人离不开的线面,
不仅各种节庆,也是早餐选择之一。
毕竟,线面里放两颗鸭蛋,就立马“压浪”、“压乱”了。
平安的一天,从早上开始呀!
△在福建,面条与粉丝并驾齐驱,卖面条的地方,通常会卖米粉。图为福州红糟线面。
02
大早上,肉香一飘,
闽南人的DNA动了!
对闽南人来说,
碳水如果算是“生命之源”,那肉就是“灵魂”。
△每天早上,都为面线糊丰富的配料该选谁而犯难。
面线糊
称霸泉州早餐界!
面线糊,
肉和碳水的完美融合,就是泉州早餐的王者!
面如其名,泉州的面线糊非常“糊”。
用福建特产、细如发丝的面线,
以及地瓜粉勾芡,让这碗面线糊,更像一碗羹。
△吃面线糊,萝卜糕、油条都是很好的搭配。
作为“早餐一霸”的面线糊,
包含了虾仁猪心大小肠、海蛎蛏子鸡鸭鹅、香菇豆腐海鱼肉、卤味下水大蹄髈,
另外,也少不了泉州人最爱的醋肉。
用了陈醋的缘故,
新鲜的醋肉便带着一股难以琢磨,
又令人灵魂一颤的酸爽——
酸叠加甜,酥交织稠,颤动直达灵魂。
还能搭配油条或马蹄酥,香哦~
△醋肉,猪肉浸满永春香醋,油炸而成,可以单吃,可以入菜,也能配面线糊。
泉州的清晨还常见菜粿和拳头姆的身影。
菜粿,以米浆裹萝卜丝,
融合了大米和白萝卜的甘甜,
又有蒸的劲道和油炸的香酥。
且泉州安海的菜粿,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三角形或正方形,
是小小的一块块,吃起来太方便了。
△传承了三代人的安海菜粿,制作起来行云流水。
拳头姆,
在其发源地泉州深沪镇一带,是比扁食还要厉害的存在。
据说拳头姆本名“筋头母”,
是深沪人在百余年前对肉丸边角料的再创造:
做肉丸时剩下的肉筋混入鲜肉、香菇、油炸葱头,
揉搓成巴掌宽三指粗的肉筒。
△拳头姆,吃起来硬核得很。
就大小而言,
小拳头般的拳头姆简直能一拳锤翻扁食。
而就口感,依凭肉筋而生的拳头姆从起跑线就一路赢到底。
也难怪,吃完早餐的泉州人会元气满满地撑开远洋的风帆,干劲十足!
在漳州吃早餐,
选择困难症犯了!
“千辛万苦为腹肚”,
对漳州人来说,吃是这个世界上的头等大事。
漳州人回乡,
下车第一顿往往就是卤面,
而卤面也是漳州人一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