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面,是漳州人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漳州卤面选用熟碱面,简单过水捞出后,
浇上一勺勾过芡浓郁鲜甜的卤汤,
配料有肉片、虾仁、鱿鱼干、豆芽、香菇丝等,
再加蒜蓉醋、炸至金黄的蒜丁,撒点胡椒粉……
食材之丰富,和面线糊旗鼓相当。
可压轴的还在后头,
等一碗热气腾腾的卤面端上桌,
食客老饕还能往里加炸肉、卤蛋、卤大肠、鱼丸……
再搭上一份五香卷,
筋道弹牙的面与外酥里嫩的卷堪称天作之合。
△多样的卤面配料,不比面线糊少。
漳州人吃卤面的讲究,
也将卤面视为“灵魂食物”与“舌尖乡愁”。
漳州人喜欢人情味、注重宗亲,
早上吃的“锅边糊”有时候也增添了不少仪式感——
要和“厝边头尾”的邻居聚在一起,
边聊天边吃才香。
佐上些家长里短的闲事,藏身于人间烟火中。
△漳州的锅边糊,充满乡情的古早味。
在漳州,早餐的竞争十分热烈!
每一种美食仿佛都在朝你大喊:选我!选我!
豆花粉丝、粿条汤,咸粥、鱼粥,鸭面、蚵仔面线等豪气地掺了各式肉肉的碳水炸弹,
至今也没能争论出,
到底谁才是漳州这座神奇美食之城的“早餐一哥”。
△蚵仔面线,一碗下肚就是大海的气息
再加上花生领导的干拌面、面煎粿,
以及用豆子制作“豆纤”,
这“一哥”宝座的争夺的确激烈,
谁叫咱们漳州美食这么多呢!
△极具漳州特色的面煎粿
在厦门的清晨,
粽子疑惑:怎么总吃我?
厦门——国际一线旅游城市,
不仅中式、西式早餐选择众多,
福建各地美食更是大聚会,
但厦门也有自己的“鹭岛”风味。
△“内心”丰富的烧肉粽。
在厦门,粽子大抵是最没有节庆之仪式感的食物。
一碗沙茶面如果觉得太复杂,不如来看看烧肉粽。
粽叶包裹猪肉、虾米、板栗、香菇,趁热剥开后再粘上沙茶酱、蒜蓉……
虽然粽子年年有,
但像厦门这样肉粽天天见,
也不得不说厦门人的早餐确实有点“顶”。
△花生酱干贝烧肉粽,口味很重啊~
而厦门的古早味,满煎糕和麦奶也有一席之地。
外表平平的满煎糕,里边夹馅是花生芝麻糖。
刚出炉的时候,表皮小脆,而中间咬起来很Q。
一口下去,花生、芝麻的香在口中环绕,实在满足。
△满煎糕,香香甜甜惹人爱
而麦奶其实就是麦浆,里边没有牛奶啥事。
好喝的麦奶,一要看食材优质,二也要看店家老道的制作水平。
所以,那种“高水平”麦奶老店,成了厦门几代人的记忆。
03
莆仙人的早餐,“炝”字为王!
在莆田,地瓜粉和猪肉的组合已成为一种定式,炝肉横空出世。
炝肉的做法乍一看很省事:
猪里脊肉切片,腌制,裹上地瓜粉便直接投入滚水。
可事实上,小小一碗炝肉却在莆田人对“浑然天成”的追求中满溢肉香,
又留住地瓜的甜香。
△在锅里咕嘟咕嘟,热腾腾的炝肉马上就好。
同样名中带“炝”,
炝粉号称莆田的“早餐之王”。
兴化米粉和地瓜粉为基底,
干贝、蛏干和香菇、豆腐等各种海陆鲜美配料汇合,
共同打造了这道甘甜爽口、老少皆宜的,具有460多年历史的莆仙味。
△与炝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炝粉,汇多种海鲜于一体。
当以米粉的形态活跃于街头巷尾,
自宋代便赫赫有名的兴化米粉,有着经久不衰的热度。
以豆浆先煮后炒的豆浆炒,
依靠奇妙的口感亦成为早餐的宠儿。
地瓜化身的泗粉和粉芯片则一煮一炒,
以泗粉和炒粉芯为地瓜打下早餐界的另一片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