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炒米粉,这么奇特的组合,你一定要试试。
且在莆田,大米和糯米也迎来自己的新机遇。
磨砺成米浆的大米或糯米直接进蒸笼便是米糕;
入宽油便是油糍和马蛋;
先炒后蒸便成方糕和枫亭糕;
香煎后即为薄如蝉翼的煎粿。
△油滚滚的马蛋,你们那里叫啥?
莆田人太会吃了,
多得几颗小星星,也顺理成章。
04
从龙岩到三明,
山味福建来的更猛烈!
山海福建,
没人比闽西人家更懂大山的馈赠。
△米粿不仅是客家人常吃的食物,在闽南、潮汕等地也常见。
在龙岩随处可见“牛牪犇”里,
山味与海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地瓜的又一位爱好者,
龙岩的客家人将地瓜粉的CP换成了牛肉,就成了牛肉兜汤。
被地瓜粉调和后的牛肉,
没有了它作为硬菜时的霸气,
而是多了一份山间晨风般的温柔,
成为龙岩老少皆爱的一道搭配拌面的绝味。
龙岩的拌面“花心”的很,
除了牛肉兜汤,它还和牛肠汤、牛肚汤、牛百叶汤等有着奇妙的默契。
△别看拌面简简单单,香飘全国~
处于湿润的山区,
龙岩长汀人将煎炸过的干姜磨成粉,
熬成红糖姜汤,再加入油炸过的米饭和煎过的鸡蛋,
组成一碗不输于牛肉+拌面的饱腹糖姜蛋,
成为早餐界的一抹暖阳。
(龙岩人知道,糖姜蛋还有其他用途)
△姜糖米骨蛋,我想称之为热量炸弹。
大米也被龙岩人赋予了其他模样。
米浆入竹簸箕隔水蒸熟,再裹上四季豆炒肉或虾仁焖茄子。
装盘后淋上一勺葱油,再撒几撮花生碎——
一份与广东肠粉从工具到汤汁都不同的龙岩客家簸箕粄,
就算大功告成。
△簸箕粄能和广东肠粉掰手腕。
在三明,早餐的豪气则不再靠牛的猛攻。
这里的早餐,凭借的是一种更加直击灵魂的香醇与柔韧。
虽说福建几乎全省都爱花生,
泉州人将花生汤吃成了名食,
闽南的沙茶酱也是不加炸花生便不正宗,
但沙县拌面里的这勺花生酱却最有让人难以逃离的馥郁。
△拌面和扁肉,堪称沙县小吃黄金搭档。
三明的客家芋饺也早已从客家人的“客秋包”,
成为不少福建人的早餐心头好。
来自芋头的丰富碳水,又包含肥而不腻的饱满肉馅,
更有其他水饺所不能比拟的柔韧易储,QQ弹弹还能拉丝。
05
福建人不吃辣?
南平人不答应!
南平与福建的其他地方都不太一样,
虽然也有海鲜、油炸碳水的身影,
但更能诱惑到一个赖床的南平人的,
还得是一份加辣再加辣的“非典型性福建早餐”。
南平在吃辣这件事上,
与江西人有着跨越省份的默契。
△辣椒油是南平人早餐里的魂。
尤其是在武夷山、光泽、邵武和浦城这四地,
武夷山紫溪粉、光泽泡粉、邵武煮糕片、浦城拌面各个都是将辣椒油、辣椒酱或鲜辣椒作为标配。
在建瓯,被香醇豆浆浸泡着的豆浆粉也能配上一勺辣椒。
△别以为武夷山只有茶,这里还有紫溪粉,口感筋道,滋味劲辣,爽得很呢。
南平“无辣不欢”?
当然也没这么夸张。
堪称绝活的非遗美食顺昌灌蛋,
还有一个名字叫“银包金”,
寓意团团圆圆、财源广进;
米浆加粉蒸猪肉做成的,形似被脚后跟踩过的脚跟糍;
新鲜豆浆做汤底的豆浆粉和豆浆面;
与抗倭英雄戚继光,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的建瓯光饼……
南平也给出了许多不食辣的早餐选项。
△顺昌灌蛋,不仅是美食,也是一种“杂技”。
当然,你也能“叛逆”地给这些清甜早餐配上辣酱?大雾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