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抽出半小时让孩子当小老师,把学的知识点讲给家长听,这是巩固知识点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孩子小的时候,往往是最没自控力的。
他们只知道,玩手机很快乐;吃零食、睡懒觉也很快乐;如果能不写作业不上学,那就更快乐了。
在他们的眼中,不让他们偷懒、放纵的,就都是“坏人”。
“坏人”说什么,他们自然是听不进去的。
而聪明的妈妈往往不会跟孩子讲道理、发脾气,而是会、利用孩子的心理,用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推着孩子向前。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位会“骗”人的妈妈,前央视主持人周洲。
儿子跳跳小时候,周洲就想为他培养一项爱好。
于是,她经常带着跳跳去听音乐会,还结识了不少钢琴家。
在周洲的引导下,儿子果然对钢琴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主动提出想要学琴。
周洲听了,虽然心里很高兴,但表面上却装作为难的样子,还故意说:
“算了,学琴特别苦、特别累,咱们还是别学了。”
没想到这样一来,儿子反而更想学了。
儿子坚持了几个月后,周洲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继续“骗”儿子说:
“如果你真的要学,妈妈可以把钢琴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你,但这是专门给你的礼物哦,如果买回来,就送不回去了……”

儿子坚定地点了点头,在学琴的过程中,也一直都很自觉、主动。
生活中,或许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困扰。
那就是,我们越是逼迫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越是不肯做。哪怕表面上屈服了,背地里也还是我行我素。
因为逼迫、催促,都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
这时,妈妈倒不如撒一点小谎,激发孩子恐惧、好奇,甚至是叛逆的情绪,让孩子从“我不得不做”变为“我想做”。
妈妈的“谎言”,就会成为孩子自律和坚持的助推器。

妈妈越会“骗”人,孩子越独立
前段时间,我看到有位女同学在群里抱怨自己的孩子。
她说自己的女儿今年已经上初中了,但却什么也不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学校住宿的时候,因为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女儿便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攒起来,连内衣内裤都是放在行李箱拿回家让妈妈洗。
有一回,家里老人生病。
女同学整天忙着往医院跑,忘了给女儿准备好下周要穿的衣服,女儿竟然对她大发雷霆。
这一切,自然让她心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