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会通过创造力,来弥补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在面对相关性较低的信息时,能够自发地找到新的创造性策略。

Max研究所在推特上转发新研究
Max研究所的这项研究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前不久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若干测试,让47名8到10岁的儿童和39名20到 35岁的成年人执行相同的决策任务。比如实验1,是类似这样的任务:
被测试者要求用两种可能的答案来确定图案的位置。
图案的颜色一开始与正确答案无关,但随着任务的进行,颜色开始与正确答案相关。一旦被测试者注意到这一相关性时,他们便能够更有效、容易地解决任务。
所有被测试者均未被告知可能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独立地进行识别和判断。

实验1插图(来自PLOS ONE期刊)
看上去挺复杂的,但搞不懂里面的细节也没关系,大致知道个原理就可以了。总之,最后的实验结果很有意思:
- 在图案颜色与正确答案无关的时候,考验的实际上是人的专注能力,此时儿童组的表现可以说非常拉胯,正确率远低于成人组;
- 但令人惊奇的是,几乎同样多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在之后发现了图案颜色与正确答案之间的相关性,并采取了高效的解决策略。在其它类似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也均指向这一点。
有一个前提刚才也已经提到过:儿童的记忆力、专注力、认知力都低于成人。
这种情况下,二者在“及时调整策略”方面几乎不相上下。儿童所展现出的创造力实在是出乎预料。
成年人在解决任务时,会表现出自发的策略变化,拥有所谓的 "aha-moments" (顿悟时刻)。此路不通时,会自觉地寻求另一种思路。而本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孩子们的“顿悟时刻”,不亚于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