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精神世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当中会多一些,虽然与人不说话,但自己很多事情要去思考,要去琢磨,尤其是不借助任何外在的手段,只是凭大脑思考的人,消耗的精神越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大脑所消耗的能量是其他身体部位所消耗能量更多、更大,有人说大脑工作起来就相当于一个20W的灯泡,这种功率消耗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说,内向的人一方面在内心纠结上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就是大脑自我思考上面也消耗能量,这样下来精神的消耗就比较严重了。
2、外向的人又为什么精神消耗严重呢?
外向的人其实也是精神消耗比较严重的。我是一名老师,就举我们平常上课的例子来说吧。在上课的时候,组织学生,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们学会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用语言、表情、动作等元素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当上完课后,精神松懈下来,就发现自己精神比较疲惫,如果是上了连续半天课程下来,发现站着腿都会有一点打闪,坐着都感觉到非常疲惫。
同样的道理,外向的人不断地向外发出他的想法,把自己的精力都投注到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当中,大量的精神向外消耗。甚至有时候,还要疯狂地用肢体动作跳来跳去,跳不了一会就会觉得累起来。
所以,无论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大家的精神消耗都是非常大的,都是严重消耗的。
有一种情况,精神不但不消耗,反而是增长。
我们有一种情况,精神不但不消耗,反而在不停地增长,这就是我们每天晚上休息、睡觉的时候。
头一天晚上,精神疲惫的躺在床上,第二天清晨起来,精神十足。在精神消耗与精神增长的情况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睡觉的时候,整个人的身心都是放松的。而无论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白天在与人交往、工作、生活过程中的时候,整个身心并不都是放松的,是相对比较紧张的。在人身心紧张的状态下,精神就会持续不断地消耗,紧张度小消耗就慢,紧张度大消耗就快。
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睡觉休息,身心放松,精神就得到增长与恢复;而学习、工作、生活,身心相对就紧张,精神就开始被使用、消耗。
人要如何保持精神消耗少,甚至精神增长的状态呢?
要了解这个精神增长的方法,我们可以从睡觉这两个字来看:
睡字,左目右垂,就是把眼睛闭上,这可以说就是睡觉的一个基本动作。
觉字,除了发jiao的音外,还有一个jue的音,就是觉察、感觉。
简单的说法就是把眼睛闭上,觉察自己身体的感觉与感受,要真正地觉察到这些感受,也同样要像真正睡觉一样把身心都放松下来,但保持意识的清醒。睡觉是没有意识地睡觉,而白天的这种觉察就是有意识地放松身心、觉察身心的感觉与感受。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体上,放松我们的身体,去觉察我们的身心的时候,我们就会体会到一种安宁、自在。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的精神状态就是一种增长的状态或者说消耗极少的状态。
在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觉的核心内容就是觉察我们的情绪感受。情绪感受是由内心发出的具体感觉,大脑定义的某种情绪名称,就是内心发出一种轻快的感觉,大脑判断定义这种感觉为喜悦的情绪名称。我们觉察情绪感受就是要觉察情绪在内心上的具体感觉是什么,而不是去觉察大脑中对这种情绪的名称的定义。
因为内心是我们身体感受中非常微弱的一种感觉,比较难以体会到,所以需要我们对身体进行放松,从头到脚都要学会放松,然后再感受胸膛中央凹下去的心窝处,也就是我们的内心所在处的感受。在具体的觉察的时候,把内心处的感觉当作是一个物品一样,像认识它的物理属性一样去认识它,这就是《大学》之中所提到的格物,格心上物、格心中物的具体感觉。看看这种感觉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快的还是慢的,是轻的还是重的……就像我们不认识它一样去认识它。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察觉到自己的精神似乎不但没有消耗,反而会有所增长,与睡觉的感觉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