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可以淘汰了?甲钴胺可以替代它?
维生素B12和甲钴胺并不能说完全是一种东西,甲钴胺是甲基化的维生素B12,属于维生素B12的一种。
维生素B12主要由羟钴胺、氰钴胺、甲钴胺再加上腺苷钴胺这四种钴胺素组成。其中腺苷钴胺和甲钴胺可以被人体直接利用,作用时间更短,而氰钴胺和羟钴胺缺少生物活性,需要经过人体转化后才能被利用。
从功能主治上来看,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更愿意选择甲钴胺,维生素B12则常常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这是因为甲钴胺可以直接进入神经细胞器,修复细胞,可以更好地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维生素B12虽然对神经细胞也有修复作用,它还含有其他钴胺素,这些钴胺素并不负责神经细胞的修复,再加上维生素B12还需要经过代谢,形成甲钴胺才能对神经起作用,还不如直接使用甲钴胺。因此,对于周围神经病变,首选仍是甲钴胺。
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选择维生素B12则和他们的价格有很大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维生素B12和甲钴胺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疗效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市面上,100片维生素B12只要两三块钱,20片甲钴胺竟然可以卖到二三十块,价格差距惊人。从性价比来说,既然疗效基本一致,自然选择维生素B12更合适。
另外,相对于甲钴胺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维生素B12,如牛肉、奶酪等。甲钴胺只能通过药物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行补充,
而通过药物补充甲钴胺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一旦长期服用,也可能会引起低血钾、痛风等问题。相对来说,维生素B12的补充方式更广泛,也更安全。
从代谢途径上来看,维生素B12需要经过肠肝循环,才能够吸收和代谢,对于肝脏会产生一定的负担。
然而甲钴胺既不用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也不需要在人体内进行生物转化,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对于肝脏的负担较小。
因此,如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出现了肝脏损伤,可以使用甲钴胺减轻肝脏负担。
可以说甲钴胺和维生素B12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正因为如此,维生素B12无法被淘汰,仍旧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过量补充维生素B12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副作用。
维生素B12虽好,也不要贪多哟
虽然维生素B12是我们身体不能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反应,如高尿酸血症。
维生素B12本身对核酸分解有促进作用,而核酸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嘌呤,当身体长期过量的摄入维生素B12,会增加我们身体的嘌呤含量,大量的嘌呤会导致代谢负担过重,代谢紊乱,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无法被排除体内,最终形成高尿酸血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发痛风,对患者的日常行动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另一种副作用是低血钾症。
我们在使用维生素B12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虽然可以很好的改善我们的贫血症状,但是在贫血症状逐渐缓解的过程中,大量的血钾会进入我们体内新生成的细胞中,造成低血钾症的出现。
严重时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