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顾客购买产品的动机有关。
目前市面上受众面较广的盲盒产品,顾客购买它们时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实惠”“性价比高”“刚需”;而产品的美观程度和背后的故事对于顾客的购买决策而言,只是次要因素,商家贩卖这些商品的目的主要是清理库存、薄利多销或是吸引流量。
而受众面较低的盲盒产品则更喜欢借助IP的打法,吸引对这个IP感兴趣的顾客,打造和顾客共情的能力;顾客购买它们基于情怀、潮流或是喜欢,情感价值大于实用意义,产品溢价较高,利润率较大。
由于购买动机的差异,在受众面维度上,受众面较高的产品更关注实用性,而受众面低的产品则更多地是引导顾客进行精神消费。
4 营销玩法
1. 增加曝光度:全渠道销售
盲盒经济的头号玩家泡泡玛特采用了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的玩法。
在线上,各大电商平台都可以看见泡泡玛特的旗舰店;而在线下,采用自营门店+快闪店+无人贩卖机的形式,积极在一二线城市的各大商场铺设渠道,使人们时时刻刻都看得见盲盒系列产品,增加了产品曝光度,而渠道的铺设也使人们更易购买盲盒,进一步推进了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
2. 增加话题度:跨界联名+IP宣传
典型的盲盒玩法是采用跨界联名的模式,在产品设计中加入大众所熟悉的IP元素,以“情怀”牌打入对这个IP感兴趣的群体,扩宽了产品的受众面,增加了品牌的话题度和关注度。
然而联名的IP选择也是一门学问,并不是大热的IP就适合合作,需要考虑IP和产品有无共性,IP的形象和品牌营造的形象是否相符。
2019年12月30日,来伊份就推出了新年坚果礼盒,并采用了盲盒的玩法,与国潮品牌“东来也”进行合作,通过具有年味的精致包装,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
把这个跨界联名活动进行拆解,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品牌联名的思路:
其一,考虑IP和品牌的主要消费者特征是否有重叠。喜欢“东来也”的人群多为对国潮风感兴趣的Z世代,而喜欢购买新年礼盒送人的人群大多也集中在Z世代,因为目标顾客有所重叠,才会更加有效地驱动潜在的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
其二,考虑IP和产品的共性。来伊份想要推出新年礼盒,那么具有喜庆感的、带有吉祥意义的“东来也”刚好符合礼盒所想表达的寓意;
其三,考虑合作IP和品牌的共性。“东来也”和来伊份都属于中国的品牌,特别在元旦等传统节日,采用共性的中国特色去进行营销活动,势必事半功倍;
其四,考虑这个IP是否迎合潮流。盲盒的主要消费者为95后,他们关注潮流,喜欢带有新鲜感的东西,喜欢走在时尚的前线,符合当下主要潮流的IP更能刺激他们进行消费,而主打国潮风的“东来也”刚好符合现下的潮流趋势,因此适合联名。
3. 增加成瘾性:游戏趣味
盲盒产品与其它商品不同的一点是:产品在售卖时就具有游戏性质——买家在打开盲盒时,就像在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神秘性、未知性给了顾客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购物游戏化,在精神层面给了顾客满足感。
而随着盲盒的发展,盲盒的新玩法也越来越多:如线上盲盒机的“摇一摇”提示形式;也有如和其它品牌联名,购买产品随机得一个商品的形式(如泡泡玛特和好利来、哈根达斯的联名活动);还有做产品的特点的扩展,增加产品的独特性的形式,如河南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消费者需要使用洛阳铲进行“挖掘”,从而得到盲盒里面的古物模型,开盒模式与产品的“古物”特性高度相关。
趣味性的购物体验,使消费者愿意承受远高于产品本身价值的溢价,而且精神层面获得的快感增加了产品的复购率。
而从现在盲盒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结合产品本身的特征、考虑消费者使用场景而设置的购物游戏化形式会使产品更具有独特性,从而从竞争日益激烈的盲盒中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4. 增加渴望度:设置隐藏款
盲盒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一个系列都存在一个抽中几率十分小的隐藏款,而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品牌在营销中往往使用这个为卖点,进行饥饿营销,增加顾客对产品的期待程度,从而进行多次购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