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增加社交性:打造社交APP
不同于其它类的产品,受众度较低的盲盒产品带有强社交性,就如分析消费者心理的“社会认同——从众心理”一样,潮玩盲盒消费者购买盲盒的一大动机就是出于希望被团体所认同。
而泡泡玛特结合消费者的这个心理,打造了盲盒社交APP“葩趣”,消费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喜欢的设计师的最新信息,还可以和其它消费者进行交流、分享盲盒心得,满足了消费者的社交需求,从而使消费者更热衷于盲盒文化,变相增加了顾客粘性。
5 盲盒经济的潜在风险
1. 难以持续保持产品的新鲜感,同类化产品竞争加剧
随着潮玩盲盒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玩家进入市场,目前比较有名的盲盒品牌就有泡泡玛特、九木杂物社、52TOYS、十二栋文化等多家企业,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受竞争者的挑战。
而潮玩盲盒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靠不断地推出新系列的产品来进行售卖,然而推新品的频率也需要斟酌。
就消费者层面而言,推新速度太快可能引发资深消费者的不满,认为企业在过度消费IP,且因难以集齐全套盒子而产生深深的失落感,消费者可能会产生厌倦感——潮玩盲盒本就是一个精神消费大于实物消费的产业,不得不重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就产品层面,太快的上新速度也难以保证盲盒的设计感,品控难以保证。
然而面对日益白热化的赛道和盈利的压力,企业又渴望快速上新带动销售。
两难的局面、加剧的竞争性也反应在了企业的净利润率上:
2020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率从2019年的26.8%下滑到了20.85%,可见潮玩盲盒的市场环境在快速变化,竞争加剧。
2. 盲盒模式的上隐性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在社会层面,盲盒的风评不是很好,很多人谴责盲盒是一种年轻人的智商税。
2021年初,中消协就曾提示经营者销售盲盒需遵守行为规范,消费者要理性购买盲盒;而随后,在四月和五月,中消协又再一次提醒谨慎购买机票盲盒,并点名批判有违公序良俗的宠物盲盒的营销形式。
因此,在进行盲盒营销时,需要做好盈利性和道德层面之间的平衡,不能一味地使顾客氪金,否则潜在的法律风险可能使企业陷入道德和法律的危机。
3. 对于受众面广、价格高的产品,难以盈利,模式难以长期持续下去
对于小众的潮玩盲盒来说,其产品溢价较高,利润可观。
但对于价格高、受众面广的产品来说,现有的盲盒形式更像是卖家提供给买家一个薅羊毛的机会,通过“盲盒+低价”的形式来增加活动话题度和平台流量,商家以自贴成本的形式来进行平台拉新,本质上难以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而且通过这个模式获取的流量价值不一定很高,大多数人参与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其最终能否达到新增客户大多都是目标客户,并把他们转化为活跃用户的目标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6 发展、展望和建议
对于盲盒经济的发展展望,由于受众面较低的潮玩玩具、手办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本次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受众面较高的品类,以价格为区分,探讨盲盒经济如何在这些品类中加以应用。
对于价格比较低的品类而言,顾客购买这些商品的主要目的还是在“性价比”或者“实用性”上。“IP”或者联名或许可以给产品创造溢价机会,但溢价程度远小于手办、潮玩等商品。
对于这些品牌而言,盲盒模式是一个好的使品牌年轻化的玩法,也是在推新品时增加产品曝光度和话题度的方式,笔者认为这些市场未来可能需要注意这些点:
1)细分市场,了解自己的目标客户的特征,选择合适的IP或品牌联名来进行营销活动
对于受众面更广的低价盲盒产品,虽然IP等能赋予的溢价价值有限,但这些惊喜感确是增加品牌曝光度、提高顾客复购率的机会,品牌应该了解自己的目标客户的特征,通过选取和他们的喜好有关的IP和品牌进行联名来为产品热度造势。
2)创新盲盒玩法,扩展盲盒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