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好的做法是怎样的呢?比如图中的这个妈妈,她发现宝宝对陌生人既好奇,还有一些担心和害怕。于是妈妈在宝宝靠近陌生人时,稳稳的抱住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平静以后,她微笑着鼓励孩子,给孩子及时的安慰回应,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很安全,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逐渐建立自我价值和自信心。
孩子的依恋类型知多少?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安全感,以及几个典型的依恋标志性场景,那么孩子和家长的依恋关系有哪几种呢?
在一岁以后,基本上所有的宝宝都会跟主要的照料者形成依恋。但依恋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觉得更有安全感些,相信照料者(通常是爸爸妈妈)是可靠的,会给自己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些宝宝则显得焦虑,对爸爸妈妈缺乏信心。
「我的宝宝是安全型依恋吗?」这是很多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怎样测试依恋质量呢?来看一看典型的依恋实验,这个实验叫做「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心理学家让宝宝跟妈妈经历一次短暂的分离,跟陌生人待在一个房间里,之后妈妈重新跟宝宝重聚。根据宝宝对妈妈的反应,将孩子的依恋类型划分为两种: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包括回避型、焦虑型和混乱型)。
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宝宝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安全型依恋
研究人员发现,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孩子,妈妈在场的时候 Ta 会毫无障碍地积极探索周围的环境,偶尔,也会和妈妈有眼神上的交流。回到妈妈身边抱一抱,然后又重新去玩玩具。
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会表现出不安,有可能会哭泣想要找回妈妈,等妈妈重新回来之后,孩子会马上去寻求关注安抚。但是这个安抚很短暂,很快宝宝的情绪就会恢复正常,可以继续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