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潜力完全被激发的大脑,每天可以记住4本书的全部内容。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关于记性差的抱怨:
突然拿起一个东西,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拿;
我想不起来自己刚刚问了什么问题,但又不想再问一遍。只能装糊涂;
我本想去买生活用品,结果买完一大袋东西过后,依旧忘了。只能再去一遍了。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记性变差,全是年龄增大的错。是“岁数大了,记性变差了”。但实际上,我们的记忆潜力非常巨大。研究表明,80到90岁的人,只要有合适的办法,都有能力学习新东西。
为什么我们的记忆潜力那么大,最终还是会忘记呢?这就要从记忆的本质说起了。
记忆的本质是存储并让你想起
记忆在我们的大脑中,是一个如同电脑内存般的存在。并且它的容量可比现在的电脑容量还大。人脑“内存”可以远超最强大的计算机。它存储了很多关于我们的“历史记录”,除了存储,它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我们想起来。而其中最重要的提醒方式就是“贴标签”。
为什么你总会记住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子女、亲人);
为什么有些很普通的事情,会让你想起另一件事(听到歌曲的旋律就会想起一个人);
为什么有时你闻到香味,就知道它的真面目是什么;
记忆力总是把你的过去贴上特定标签,让你能够轻易的想起来。这就是阅历。你的记忆里,有你走过的路。因为有了记忆力,我们可以不必绞尽脑汁想办法,而是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解决问题。
记忆力3误区,影响你的记忆训练计划
误区1:年纪大了,记性差就无可救药了
年过30岁的人,就不能学习新事物了?
1994年,刚过30岁贝佐斯,放弃自己美国信孚银行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的称号,毅然辞职并用自己的积蓄接触自己从未见过的互联网行业。于第二年,他建立了Cadabra网络书店,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的亚马逊。
的确有很多的研究表明,30岁之后,我们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会变差。但并不意味着你的记忆天赋已经作废。而是意味着你要比年轻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如果你以前用15分钟完成记忆内容,而你现在就要做好用30分钟完成的准备。
只要你想改变,年龄就不是问题。
误区2:无法集中注意力,是我们变笨了?
记得前些天,同事还和我说,现在的孩子都喜欢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自己每次让孩子专心点,孩子都不听。有一次,他气坏了,就临时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出乎意料的是,孩子表现得很好,几乎都背下来了。而同事后来,也用这个办法去完成工作,结果却是惨不忍睹。
“老啦,脑袋转不动了,一点额外的事情都不能做,要不然什么都干不了”。但实际上,脑袋变笨了,并不是我们记性变差的罪魁祸首。
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我们会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你是否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让你保持专注度。
我们与年轻时侯的自己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对于自己周边环境的一切都太敏感了。正因如此,一边看电视一边工作、一边听歌一边背书等等一心二用的行为,我们都是做不到的。
但年龄变大,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用阅历解决自己问题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我们优于年轻人的最大优势。
一位年近50的外科医生与一位更毕业的外科学生,谁能更快的背诵一大篇医学类专业文章。在学生一遍遍重复文章内容的时候,外科医生已经熟练的把文章大意说出来了。这就是经验的力量。
在记忆力面前用合适的办法,才是我们保持高水平记忆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年龄决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