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办公曾经是年轻人们梦寐以求的事,转眼就被啪啪被打脸了。
坐着办公会腰疼,躺着办公脖子疼。开线上会议时,电视剧声,笑声声声入耳;疯狂敲击键盘时,猫咪求撸,时不时吼一声“别玩电脑了!” ……
除了这些,更让人头疼的是,吃饭怎么解决?在家大半个月,爸妈那寥寥几个拿手菜,早吃厌了,自己做吧,想想吃一顿饭要完成解冻、洗菜、做菜、吃饭、收拾、洗碗等一系列动作,就选择放弃了。于是,大家打开手机App,开始了新的一年点外卖之旅。
一、你是否也是外卖重度依赖患者?
对于学生、白领而言,外卖就是“解忧小帮手”般的存在,在他们厌恶食堂饭菜时,外卖给他们提供了美味又多样的选择;在工作忙碌无暇做饭时,外卖让他们在短时间解决一餐。正是因为方便、快捷、省事这些特点,外卖在我们生活中占据比例逐渐变大,有人甚至一天三顿加夜宵都靠外卖投喂,像极了一个非君不嫁的“痴情人儿”。
也许正是因为过于“痴情”,让你依然“勇敢追爱”,对这些路人皆知的新闻视而不见:
当然,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很多,这口锅并不能完全扣给外卖,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外卖存在的健康风险,正一步步吞噬我们的健康。
二、不香预警,深度解析外买的特点
食材品种单一
考虑到采购成本和储存时间,外卖商家通常会采购价格低、能长存的蔬菜,所以土豆和白菜成了外卖餐中“老熟人”。而你见到绿色蔬菜最多的时候,它都作为牛肉粉、酸辣面里的点缀出现。这就造成了你吃到的蔬菜(土豆大部分为淀粉),尤其是绿叶蔬菜,无论是量还是种类都非常少。
外卖食品中鲜见全谷杂粮类主食,就算有,其占比也极小,淀粉类主食始终“唱主角”。同时,肉的品种也较少,鸡鸭肉是最常见的,猪肉次之,稍贵一点的牛肉和羊肉等基本上见不着,而鱼虾等水产品因为放不久且成本高,那更是难看到了。
供能比不合理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吃完外卖明明饱到打嗝,但到了下午3、4点,肚子就开始咕咕叫,这看似像个未解之谜,其实答案很简单。一方面,大多数外卖蔬菜量不够,主食又是米饭为主,膳食纤维不足,所以吃完血糖上升很快,刺激胰岛素分泌,大量胰岛素作用下下降得很快,反而容易饿。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我国成年人(18-49岁) 轻体力劳动者能量推荐摄入量男性为2250大卡,女性为1800大卡。其中,每人每日的蛋白质供能比例应为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摄取量供能比例应不少于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 50%;脂肪的摄取量供能比例应不超过每日所需热量的30%。
另一方面,外卖的供能比是不科学的,一些“精明”的商家为了降低了每份外卖食物成本,会特意给你很多主食,其他的如肉、蛋、蔬菜、鱼虾都会相对较少,导致供能比失衡,摄取的精致碳水主食较多,蛋白质摄入不足,蔬菜量也特别少,自然很容易就饿。
重油重盐
重油重盐是绝大多数外卖逃脱不掉的“罪名”,为什么你会觉得外卖好吃,越吃越想吃,因为商家在无底线地讨好你。
据《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烹调油保持在25-30g。
任何油多、味道浓郁的食物都会让人爱不释手,再加上我国的菜式本就费油,所以你在沾沾自喜品“美食”的同时,也吃下了超出健康范围内的盐和油。
幽灵餐厅的存在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外卖幽灵餐厅”呢?指的是没有正规食品营业牌照、没有实体店铺的外卖商家,它们之中有一些是利用线上平台这块遮羞布伪装成真实店铺的路边摊,还有一些是实际经营地与发布的信息不符甚至根本查无此店的“隐形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