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等诬告为谋反,被迫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其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他的全家皆被斩杀。其实,是继位的秦惠文王赢驷需要杀了掌控朝中大权的商鞅,以独掌朝政。
商鞅变法思想适应了当时秦国的变革需要,商鞅获得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所以能在秦国推行变法。
首先,分封制瓦解,需要一场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正酝酿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由分封制到集权制的过渡时期,需要有一场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在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大变革提供了动力,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逐渐使原有的土地国有制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产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而在秦国,出现了新兴军功地主阶级,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军功地主阶层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发了对于秦国旧体系变革需要。
其实,当时不只是在秦国,在他君主国也出现了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统治,要求政治改革的需要,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等,只是,秦国的变法最深刻也最成功。
其次,秦国弱国思变,需要改革。
在战国初期,秦国是发展比较慢,实力相对比较弱的国家,秦国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等方面都晚于其余六国,所以,其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可是,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使得秦国需要改变,在列国纷争、角逐的年代,落后就会挨打,而要想不被强国欺负,就要改变。
到了秦孝公主政时期,秦国已经不容许保持弱势状态了,否则,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将处于非常有利地位,并随时可能被他国所吞并,秦孝公为了改变秦国的弱势状态,极力图变,而他的一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引进他国的人才,特别是引进有改革思想,能变法图强的杰出人才。
再次,秦孝公的招贤令引来了商鞅,而有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才有可能在秦国推行变法。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他受法家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曾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而且,公叔痤病重时曾向魏惠王推荐过商鞅,认为商鞅年轻有才,可堪大用,能胜任国相之位。公叔痤劝魏惠王重用商鞅,而若不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可惜,魏惠王没有听公叔痤的建议,让商鞅离开了魏国。
秦孝公的招贤令使商鞅入秦,入秦之后。可是,在秦孝公时期,弱势的秦国保守势力是比较强的,以甘龙为首的秦国世族为了维护贵族的根本利益,极力反对变革,甘龙主张依照旧法制,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依旧制,官吏能兢业务政,民众能安居乐业。甘龙代表了秦国当时贵族阶层守旧制度,阻扰变革,其实是维护旧贵族的根本利益。
商鞅却认为,安于旧法是守着陈旧的观念,官吏虽可以安稳做官,但秦国需要的是尽快富强起来,需要开辟新事业,智者是制定法度的,而愚者是守着旧制度的;贤者对礼教进行改革,笨者遵循旧制度不敢革新。言下之意,像甘龙这样的人,属于愚者、笨者,不思革新,不值得与之论道。
商鞅与秦国贵族的保守派展开了激烈辩论,他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他的这些变法主张正好满足了思变图强的秦孝公需要,因而,商鞅开始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在秦国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国力逐渐变增强,再经过秦惠文王赢驷等继承变革思想,并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等,秦国逐渐变成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