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赢驷(剧照)
秦惠文王死后,其长子赢荡继位,成了秦武王。秦武王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宏大志向,可惜,秦武王因太好强举鼎而亡,仅仅完成了“伐宜阳,定三川”的事业。
商鞅变法十多年后,秦国越来越强盛,周天子也不得不派使者来向秦孝公道贺,封秦孝公为“方伯”,确认他为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贺喜。商鞅的策划的变法强国的谋略,使秦国富强,商鞅也受到了秦孝公的高度器重,
商鞅坚持法制第一,强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积极推行革新政策。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法家的理论影响,并为法家的理论拓展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商鞅是法家理论走向政治实践的重要的推动者,是法家的大功臣,同时,商鞅也是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思想家、改革家和政治家。
感谢提问。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经过改革,彻底改变了秦人,使得秦国的国力大幅增加,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后,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骤减。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秦国在最早的时候,地位相当的低,以至于中原各国根本不将秦国放在眼中。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
进入战国以后,秦国还经常被魏国欺负,吴起率领的魏武卒深入秦境,没有人能抵挡吴起的锋芒,魏国尽取河西之地,秦国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秦孝公即位,下决心恢复春秋时代秦穆公的霸业。他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广揽人才,下令求贤。原为卫国贵族子弟的卫鞅,因为在魏国得不到重视,为了一展抱负,便从魏国来到秦国。
入秦后,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驳斥了旧贵族,并得到秦孝公的赞同,被任命为左庶长,掌握军政大权,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使得农耕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进而使得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随着封建势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而秦国的变法也是顺势而为,并且不得不为。
为什么会是秦国
商鞅变法为什么在秦国获得成功呢?其他国家不可以吗?
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一次:
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 法律, 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 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