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在军事上智谋百出的白起,却不能窥破这一保命机窍。再加上他性格中的执拗,最终激怒秦昭王,痛下杀手。
3】张仪没有底线,惹人厌烦
张仪是个人精,他奉行的是个人利益至上,道德底线能放多低就放多低。
从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忽悠楚、齐断交。等楚国真的与齐国断交后,张仪再耍赖把六百里换成六里。这样的操作实在太没有下线,只不过张仪能言善辩,摆平了楚怀王,这确实也是本事。
在人生巅峰期,张仪拿着秦、魏两国相国的位置,在各个诸侯国呼风唤雨。
他虽然为秦国游说盟友,给秦国带来利益。可是张仪却清醒得很,自己只是个打工的,他为秦国谋利益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
张仪是魏国人,却屡次出卖魏国,以魏国的利益为自己谋利。
张仪跟随秦军攻打并占领了魏国的蒲阳后,他趁机劝说秦惠文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
随后又劝说魏王,要对秦国以礼相待。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文王。
这一番操作下,秦国没有得到蒲阳,魏国失去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可是张仪却因此成为秦国的相国。
仅仅三年后,秦惠文王派张仪为将讨伐并占领了魏国的陕地。
张仪又擅自放了陕地的魏国人。对秦惠文王来说,抢的是土地,是否杀掉魏国人,他并不十分在意。
对于魏国来说,张仪伐魏是奉秦惠文王的命令,不得已而为之。而放了魏国人却是张仪的人情,在魏国又刷了一波好感。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他对张仪的各种操作十分看不顺眼,认为他败坏了秦国的形象。
很多大臣也趁机说张仪的坏话,说他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出卖国家。
张仪明白自己在秦国处境尴尬,主动对秦武王说:“齐王特别憎恨我,我在哪个国家,他就会出兵讨伐哪个国家。所以我想去魏国,这样齐国就会攻打魏国。秦国一定会得利。”
张仪就这样又出卖了魏国的利益,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能够离开秦国,留得一命。
那么,为什么商鞅、白起、张仪都不容于秦国,而前两者必须死,后者能够留得一命呢?
1】商鞅、白起位高权重,一个掌握国家权力,一个掌握秦国的军权。随着他们的功劳越来越大,地位和权势也随之水涨船高,难免有功高震主之嫌。
张仪虽然也是相国之位,却只负责外交,无法对国内事务进行掌控和干涉。
2】商鞅变法几乎涉及到了秦国原有的所有规则,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必然引起反噬。
白起得罪了范雎,打击了秦惠文王的尊严,下场悲惨也是必然的。
张仪在秦国任职期间,主要与诸侯国进行交流,与秦国贵族的利益冲突很少。
虽然秦武王继位后,也有很多大臣对张仪不满,却只是因为看不惯张仪的行事,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3】商鞅和白起如果愿意早日抽身,离开秦国。以他们的才能,总能找到愿意接受他们的国家。
可是他们将自己的利益与秦国捆绑的太牢,不忍心自己多年的心血和奋斗付诸东流,因此一直走到了绝境。
张仪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奉行趋利避害的生存原则。秦国不能满足他的利益,他就会毫无心理负担地立即转投他国。
商鞅和白起的辉煌,张仪很难企及。
可是若论做人的通透和断舍离的坚决,张仪显然更胜一筹。
商鞅、白起,把秦国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最后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事业蹉跌,他们就完了;一旦秦国剧变,他们也完了。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入戏太深,便是认真。一旦认真,你就输了。
而张仪,则是纯粹的功利主义者。
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秦国,只是富贵的凭借。对张仪来说,全身才是目的,其他都是工具。秦国的富贵没了,那就换个地方;秦国的老板生分了,那就换个老板。
立场不同而策略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南辕北辙了。
先说一下商鞅,商鞅把个人命运和秦国利益彻底捆在了一起。商鞅这种人,可以动刀子,却都是为了秦国动刀子;可以不要脸,却都是为了秦国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