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动按摩来调节也确实是不错的方法,不仅可以起到舒畅气血,增强肠胃功能和消化排泄功能,还能间接性地促进新陈代谢。
1.早晨起床多伸懒腰

早晨起来伸懒腰通过伸展全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肠道蠕动。清晨醒来伸伸懒腰尤其有效果。
方法:首先要仰面平躺,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平齐。双臂举过头顶伸展全身,关键是要采用腹部呼吸法吸气。然后,保持这个姿势屏息5秒钟,再呼气舒缓全身。
2.没事时多伸展下髋关节

多伸展髋关节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形成便意,对于预防痔疮也很有帮助。
方法:首先要先挺胸直腰席地而坐,双脚并拢,向大腿内侧方向拉近。双手抓住双脚,用力让大腿贴向地面。同时,在放下大腿的时候吸气收缩肛门,保持5秒钟再慢慢放松。
3.晚上睡前多做俯卧抬腿

晚上睡觉前可以多做做这个动作,可以促进坐骨神经血液循环,对腹胀、消化不良、便秘都很有帮助。
方法:俯卧时双臂环抱,轻抬下巴深吸气,并抬高一条腿,另一条腿保持水平。保持此姿势几秒钟,然后呼气放下腿。换另一条腿反复做一遍。熟练后可以同时抬高双腿,然后放下,治疗效果更显著。
3、排便时你喜欢蹲式还是坐式?对于协助排便来说也很重要!

首先来说一下抽水马桶,这可以说是我们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不管是住楼房、工作单位、或者商场里面厕所里几乎都有装备抽水马桶。由于目前马桶越来越多地成为家庭和高级酒店的主要便器,所以坐着排便的人也越来越多,马桶上厕所的最大优势就是身体放松,容易防止意外,尤其是对于便秘的患者,上厕所时间比较长,选择坐式比较好。
一般蹲厕时间大概超过3分钟左右就会出现腿麻、脚麻甚至会导致直肠静脉曲张瘀血,因此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血压比较高的人坐着上厕所比蹲着要安全很多。
但是对于我们正常的人而言,蹲着如厕比坐着如厕更有保健效果。采取蹲便的姿势,肛门周围肌肉会更放松,可以缓解大便梗阻的现象,而且下蹲的姿势可以使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

其实大家在这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另外大家坐在马桶上方便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在双脚下垫个东西,把双脚垫高使大腿面保持水平,不但能舒服地坐着排便还能继续蹲式排便的优势,这样更有利于排便。
总结:如果当出现排便不畅、便秘的情况时,以上这些方法可以选择,但是还要配合其他方面的综合保健。比如说精神、情绪、饮食调理,饮食多样化,多素少荤,粗细结合;对有便秘者,辅以药物对症治疗等。如果能做到上述各项,就能有效地保持大便通畅。
你知道吗,消化科的医生会通过询问病人排便的频率、方式以及排便的感受来判断病人的肠道功能,但是接近有1/6的患者在消化科就诊的时候会夸大自己的大便的频率和形态。那么我们以后再去消化科就诊的时候应该如何描述自己的大便情况呢?怎样才算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习惯与肠道疾病到底又有怎样的关联?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有味道的话题。
医生眼里的大便长什么样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我们都知道大便就是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经过胃、肠吸收以后再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由于具有一定的硫化氢等物质所以使得臭臭的大便成了恶心的代名词。但是在医生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