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三花淡奶,白开水秒变高汤“海克斯科技”你敢吃吗?
是不是很懵懂?
举个例子,某天酱油,配料表明明白白地在那,很多人也看配料表,但也就是看看。有多少人知道里面的添加剂代表着什么,对人体有什么样的作用?飞哥出来一说,然后国外的网友再来一对比,呵呵,明白了!

写在最后:
很多人喜欢看美食博主的视频,特别是那些藏在深山里,身边是高山流水的环境。柴火灶,地理摘菜,自养的鸡鸭,河里的野鱼…….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自然最厉害,我们也是自然的一份子,如果太出挑可能会被淘汰的,所以……周末回老家,老妈杀了鸡,炖鸡汤鸡精都不要!
没什么不敢,你也经常吃。
这种事大部分人都知道,没人摆在明面上说而已
小张开了一家鸡汤米线店,我和他很熟悉,他就是想真材实料地开一家店,品质好,价格稍微高一点。
第一年确实按照他的想法操作的,高汤确实是真材实料,每天都要熬汤,价格定在15元/碗,外卖还贵一点儿,生意很一般,勉强维持,还不如夫妻两人打工赚得多,人还非常累。
第二年迫于压力,开始用"假"高汤,出餐更快了,成本更低了,味道上不比原来差,甚至比原来还要香,价格降低到10元/碗,生意火爆起来。价格虽然低了,利润却比原来更高了,夫妻二人也没有原来那么累了,因为高汤的事不用操心了。

原来的时候确实想要真材实料,奈何市场不买单,换成假的,市场认可的同时,自己赚钱了,所以他只能这么做。
高汤的成本确实很高
高汤的成本确实非常高,我是做卤味的,我们也有老汤,老汤最开始就是高汤。高汤想要香用的大棒骨、老母鸡、猪蹄等都要新鲜的,而且老母鸡要有年限要求,一年内速成的根本出不了那个味道。三年左右的老母鸡基本都在百元一只,大棒骨+猪蹄也需要百元,这成本就200元了,这仅仅是一天需要用到的,如果生意稍微好一点还不够,一般的面馆或者米线馆也就七八十碗的量,甚至更少,当然也有好一些的,如果按照七十来算,每碗的成本最少加3元,这还不算燃气、人工。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科技的力量,虽然没有营养,味道上却不比真的差,色泽更好,顾客如何选择?
市面上需要高汤的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的
不是没有真的,有,很难存活,需要老板宣传自己的汤好在哪里,不断地被顾客认可和宣传,需要时间的积累。
这些东西很多人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大街上的鸡汤米线10元/份,成本勉强够,有可能是真的吗?慢慢地等市场认可了高品质的价格,高品质的食物才会多起来。
早期的食物确实真材实料,内卷的厉害,开始出现了价格战,价格打了下来后,市场对于这类食物已经有了心理价位,这时候用真材实料,对于现在的市场,确实贵!

经济发展起来,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只有大多数老百姓追求健康了,这些东西才会没有了空间,真材实料才会回到我们的餐桌,是一个长期过程!
我的工作教会我,能不吃外面的东西就不吃,家里买食品的时候多看看配料表,能避免的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那也没辙,不过自己多注意肯定比什么都无所谓强很多,现在很多奇奇怪怪的病,年轻化的癌症,很大程度上都是海克斯科技吃出来的。
就比如买酸奶,一堆明胶卡拉胶食品添加剂的,肯定没有0添加的好,买酱油,标了一堆防腐剂焦糖色各种添加剂的,肯定没有0添加的好,至于那些合成肉合成丸子,吃的全是寂寞。我曾经抽查的时候,亲眼看见某政府食堂烧大锅汤,师傅双手各拿一包鸡精同时往里倒,一锅汤两包鸡精……去饮料厂看到卖20元左右的所谓什么汁,成本不足2元,还包括瓶子和包装,一桶又一桶的各种添加剂色素就排在那儿,真是那句话,多加一滴就倒沫子了。至于市面上那些奶茶,只要检查都有问题,先别管给你喝的是反式脂肪酸还是茶香精,有时候那些盖在上面的东西,在大桶里都发霉了,他们可以撇开表层继续使用,黄曲霉素啥的全给做杯里了,总之有时间还是自己做饭自己煮奶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