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左传·成公十三年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此时的秦穆公想起了同样在战场上被晋国击败过的楚成王。要变“联晋制楚”为“联楚制晋”,那个10年前在析之战中被秦国俘虏的斗克就成了秦穆公结好楚国的不二人选。
晋国人说“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说明面对秦穆公伸出的橄榄枝,楚成王是表示欢迎的。但秦、楚联盟刚刚建立,楚成王就被发动政变的太子商臣(即楚穆王)杀死了。
楚穆王上台之后,并没有延续楚成王的联秦方略。
即位的第三年,趁着秦、晋交战、无暇南顾的机会,投机取巧的楚穆王灭掉了秦国的同姓江国。秦穆公为江国举哀,并在第二年攻破了楚国的附属国鄀国以为报复。这一来一往,刚刚建立的秦、楚联盟算是夭折了。
从楚穆王12年的执政经历看,他的总体战略思路是南攻北守。也就是说放弃楚成王时代积极北征,争霸中原的目标,转而经略南方,向更容易得逞的江、六、蓼等小国下手。
既然放弃与晋国在中原腹地争夺霸权,秦、楚邦交在楚穆王心中的地位自然要下降,所以那个曾经积极促成秦、楚联盟的斗克在楚穆王上台之后郁郁而不得志,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穆王的南攻北守,斗克虽不赞同,但若敖氏家族的成大心和成嘉二人应该是支持的。
所以楚穆王去世,楚庄王登基之初,令尹成嘉仍然循着穆王的遗策东征淮南,攻伐群舒。在这种情况下,斗克发动政变,刺杀成嘉,他同成嘉之间的矛盾可就不单纯是争权夺利的事儿了,这是楚国政治高层关于“北上”与“南下”的战略决策之争。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年轻的楚庄王究竟站在哪一边呢?从八年之后耀兵洛水,问鼎王畿的故事看,楚庄王的内心是支持北上的。
这也不奇怪:斗克虽然在穆王一朝因为力主北上战略而遭到打压,被迫出任太子师傅的闲职。但这份儿差事恰恰方便了他将自己的战略思想灌输给年轻的楚庄王。
可惜的是,在公元前613年的那场政变中,老师斗克失败了,主张南下的保守派继续执政。作为学生的楚庄王如果不装出一副纵情酒色的模样,把朝政的主导权暂时交给成嘉等人,他还能继续坐在国君的位置上吗?
保得住现在,才图得了将来。要实现一鸣惊人的宏愿,楚庄王需要耐心等待一个机会的降临。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楚国是一个渊源比较久远的国家,不属于周朝的分封国,而且在当时只有周王的春秋时代,敢自立为王,当然也离不开楚国几代英明的君主,还记得接纳过流亡在外的重耳的楚成王吗?那也是相当优秀,不幸的是遇到了更优秀的重耳。楚王传到庄王这里,并没有一出来就像救世主那样气吞山河,拯救苍生,在外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个英明之主。
刚即位的楚庄王,吃喝淫乐无所不作,整日不理朝政,走路都一摇三晃,还需要搀扶(年纪轻轻,该有多虚弱),不过庄王有一个聪慧美丽的夫人,叫樊姬,本来美艳动人的姿色,却故意不着修饰,头不梳,脸不洗,整天蓬头垢面。楚王见到老婆这个样子,关心问原因,樊姬说:女为悦己者容,我好好打扮没人欣赏有什么用呢?楚王听进去了,消停了几天,仅仅几天,又开始宠幸新的婢女,樊姬不是担心楚王不宠幸自己,是担忧大王误国,因此新建一座土城,每晚去梳妆,这事又惊动楚王,樊姬告诉楚王:臣妾梳妆给星星月亮看,就不会寂寞了,经此一事后,庄王彻底远离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