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说史:古人怎么过清明?除了祭祀与踏青,还有更多玩法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的这首诗《清明》,创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是借清明而抒发内心的感慨之作。当时,因王安石变法时,强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从而形成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受到牵连。时值清明,黄庭坚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诗中运用了很多对比,首联是“桃李欢笑”对“坟墓生愁”;颔联是“动物蛰伏”对“草木生长”;颈联是“无耻的乞食人”对比“忠贞的隐士”,对比鲜明,引发人的思考;尾联诗人抒发感慨,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最后都是黄土盖身。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还有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首诗虽然表现的是文人士大夫及时行乐的心理常态,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古人过清明的另一种“玩法”——把酒叙情。这一点,老黄稍后再详述。
清明踏青: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是北宋理学家程颢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题为《郊行即事》,作者在描写清明节红男绿女出门郊游,沉醉于原野上清新景致、尽情游乐的同时,亦不忘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清明时节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无论阴晴如否,人们都会纷纷走出家门,与大自然来个亲切拥抱,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