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既非宋太宗赵光义长子,又非皇后所生,为何能逆袭上位称帝?
正在这时,宋太宗已经驾崩,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告诉吕端,吕端知道有变,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中书画阁中,并派人看守王继恩。吕端从中书省来到万岁殿,以宋太宗的生前意愿为依据和李皇后理论,最后拥立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即位后的“赏罚分明”
宋真宗上位后,对与其皇位之争利益相关的诸人,各有赏罚。吕端因力挫李皇后及王继恩的阴谋,扶立真宗即位,以功加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司空,谥号“正惠”。王继恩则被黜为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后死于贬地。
宋真宗即位后,念及赵元佐是自己的同母兄长,起任赵元佐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并恢复赵元佐被宋太宗剥夺的楚王爵位。听任他养病不上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宋真宗封禅泰山后,实任赵元佐为太傅;祭祀汾阴,升为太尉兼中书令,又加任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拜任为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带剑上殿和诏令上书不称名的待遇。
真宗之子宋仁宗赵祯即位后,又加封其大伯赵元佐为江陵牧,并增加其食邑。天圣五年(1027年)十二月,赵元佐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追封齐王。明道二年(1033年),改封为潞王,后又改封为魏王。
宋真宗的“文治武功”
真宗赵恒即位之初,勤于政事,也能注意节俭,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社会较为安定,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但是,真宗在位时的一个特定事实是,宋朝建立之初,与北方的辽朝之间已有多次较量,双方互有胜负。宋太宗北伐失败之后,宋廷被迫改变策略,逐渐由主动进攻转向被动防御。由于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北部边陲无险可守,辽朝的骑兵随时可以南下饮马黄河。
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寇准等人的劝说下,赵恒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当时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以每年给辽一定银绢(岁币)为条件,于澶渊定盟和解,约为兄弟之国,即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于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澶渊之盟”签订后,赵恒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澶渊之盟”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不料有一天,大臣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即指“澶渊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王钦若的话,本来是要贬低寇凖的,但却同时给爱虚荣的赵恒泼了一盆冷水,从此怏怏不乐。
王钦若、丁谓看准了赵恒的弱点,趁机狂拍赵皇帝的马屁,二人终于上位为相。上位后,王、丁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而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晚节不保。乾兴元年(1022年),在位二十五年的赵恒驾崩于延庆殿,享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