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二蔡诈降东吴被周瑜识破,黄盖诈降曹魏孟德为何不疑?
赤壁之战:二蔡诈降东吴被周瑜识破,黄盖诈降曹魏孟德为何不疑?诈降不仅是件技术活,更是一桩良心活。赤壁之战:二蔡诈降东吴为何被轻易识破?曹操犯了个致命错误!
1/三国时代的阴谋

三国时代,战乱频频,豪强割据,谋士辈出,为求胜数,不惜尔虞我诈,阳谋阴谋并举。一个好的计谋,胜过千军万马。比如,王允的连环计,牺牲一个婢女(义女)貂蝉,就力破董吕联盟。再者,诸葛亮的“锦囊三计”,成功地为刘备江东之行保驾护航,令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即使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如果胸中没点计谋,也是不好意思出来混的。《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被描写成莽汉,但是,他也是个粗中有细之主。比如,刘备在西川战事吃紧时,张飞奉命领部入川增援。途经巴郡时,镇守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的巴郡太守严颜闭关不出,挡住张飞大军的去路。张飞命军士叫阵三天,严颜仍闭关不战。这样久拖下去不是良策。

为了引严颜出城,张飞心生一计:他命军士扮作打柴人,四处打听绕过巴郡的小路。严颜连日不见动静,派人出城打探消息,得知张飞要走小路时,他高兴坏了。心想:“张飞绕道而行,军中粮草一定在后面,我可以趁机截他的粮草。”严颜派兵在张飞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
三更后,果然见张飞横枪纵马率队前行。等前面的部队走过,伏兵四起。正当他们要夺粮草的时候,一队人马突然杀到。只听张飞大喝一声:“严颜老贼休走!”严颜一见是张飞,吓得灵魂出窍,不出十个回合,就被张飞活捉了。原来前面经过的张飞是张飞派人假扮的,真正的张飞则在后面坐等严颜来袭。
2/曹操的败笔

在诸多计谋中,诈降也是常为人所青睐的“家常妙计”。比如,赤壁之战中,就有前后相接的两起诈降:一起是曹操教蔡中、蔡和诈降孙权,一起是黄盖诈降曹操。这两起诈降,一败一成,吃亏的都是曹操。曹操吃亏的根本原因,在于多疑。
曹操之所会以让蔡中、蔡和两兄弟诈降孙权,是因为他们的兄长蔡瑁刚刚被曹操被杀。蔡瑁出身南郡襄阳县有力豪族蔡氏,姑母是东汉太尉张温之妻,大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刘表后来成为荆州刺史,蔡瑁因协助刘表平定荆州有功,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刘表病亡后,拥护刘琮继位,在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入荆州时,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尔后仕入曹操麾下。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是,蔡瑁降曹后,周瑜行反间计,诱使曹操杀掉了蔡瑁。
蔡中和蔡是蔡瑁的族弟,族兄被曹操杀掉了,二人“叛魏归吴”的理由是可以令人信服的。所以,曹操才安排了二蔡“降吴”。在曹操看来,这本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妙计,但是,当蔡中、蔡和二人率领旧部投奔东吴后,却被周瑜、黄盖等人看出了破绽——二蔡的家眷并未随行。
原来,二蔡“叛逃”前,曹操就对他二人说:“二位将军的宝眷现在荆州,必当妥为照应。”恰也正因为不带家眷,被识破是诈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