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二蔡诈降东吴被周瑜识破,黄盖诈降曹魏孟德为何不疑?
人被当作抵押品,是死是活是取决于家长的地位变化或守约如否。人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君臣、帅将之间的“相互诚信”,可维护相互平衡。
8/聪明反被聪明误

回头仍说赤壁之战。按常理,投降是要带家眷的,可是,曹操教人诈降却要扣留家眷,带兵官的家眷在封建社会里历来是被当作抵押品的,有个专门名词叫作“质”,或“质任”。在取不取“质”一事上,曹操是吃过亏的。
曹操为张绣所败后,就对诸将说:“我降了张绣,错在没有取他的‘质’,弄到这个地步。吃了这个亏,长了一智,你们看着吧,从今以后,再也不吃败仗了。”曹操那次的失败教训,就是学到了乖,就是要取人家家人为“质”。有了活人抵押做保证,就可以强迫人服从,不敢也不忍弃家人性命于不顾而起兵造反。

但是,在赤壁之战中,曹操送二蔡诈降而扣押其家眷为质子,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在东吴看来,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曹操的小聪明被识破后,结果引火烧身,兵败溃逃。二蔡在助周瑜与黄盖完成诈降火攻任务后,双双被诛。
9/老黄赘语

自有战争谋略以来,诈降之计便伴随战事始终。诈降看似是件非常容易操作的技术活,假装投降前,做足功课就成。其实,诈降者半数以上会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诈降本身是着险棋。有时也是一着与事无补的废棋。
诈降既然是条简捷实用的妙计,常常被人随手拈来,说明诈降成功者也不乏其人。那些成功者,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要凭良心干事,如有一方是勉为其难,事败是迟早之事。
清代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中,王佐断臂诈降成功策反陆文龙的故事,就是成功诈降的又一例证。王佐与黄盖一样,都是自甘受刑之人,与主帅配合默契,以性命相托,这才彻底打消敌人的疑虑,让计谋得以成功实施。
反观曹操之于二蔡,他只是将二蔡当成棋子,二蔡是为人胁迫,将帅相互不得守信,所以曹操才祭起“人质”这个古老的法定,结果功败垂成。所以说,诈降不仅是件技术活,更是一桩良心活。
(蔡瑁降曹后并未被杀,仕魏后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而蔡中与蔡和为《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老黄附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