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朝,活了85岁,功盖天下而主不疑,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郭子仪的智慧:功盖天下而主不疑,历经4朝,85岁得善终!郭子仪:功盖天下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疾,穷奢极欲人不非!功高主不疑,位重众不疾,穷奢人不非,汾阳王郭子仪如何做到的?历经4朝,活了85岁,功盖天下而主不疑,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1/引子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是非常微妙的,做臣子的,稍一不慎就会惹怒龙颜,轻则贬放边地,重则丧家丢命,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伴君如伴虎”。再则,人类还有个共同的劣根性,那就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陈胜的那句“苟富贵,毋相忘”,只是一句蛊惑人心的权宜之词,所以,当局势稍事安稳后,他就设计除掉了与他一同起事的吴广。
尤其要命的是,功盖天下之臣,其功绩名望,对于君王来说,都是无形的威胁,是招祸之源。所以,当范蠡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之后,便挂冠而去,寄身江湖。临别时,他还一再劝谏好友文种不可贪恋富贵,保命要紧,并说出了那句传世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可惜文种不听,他认为自己有功于勾践,勾践还不至于那么快就卸磨杀驴。结果呢,正如范蠡所料,“长颈鸟喙”的勾践果然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随后就找了个借口逼得文种自杀了事。
2/郭子仪的“再造之功”
相比而言,范蠡比文种智慧,他识时务、知进退,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创造了人生的二次辉煌,成为后世景仰的商圣。但是,如果拿范蠡与他的后辈——唐朝的中兴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相比,郭子仪的人生智慧,应是超越范蠡一筹的。
因为,论功劳,郭子仪不比范蠡差,对于李唐江山,郭子仪有“再造之功”;论处世,郭子仪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很滋润地生活在皇帝身边。郭子仪前后经历4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一直活到85岁,也没招主上见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君臣和谐共生的奇迹。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为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不久,其母魏国夫人向氏去世,郭子仪去职返家守孝。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权充朔方节度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的再造唐朝之功是有目共睹的,老黄在此就不多说了。老黄只想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