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翰的兵器真的是刀吗?非也非也
哥舒翰的回马枪。“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翰的兵器真的是刀吗?
1/边塞诗的魅力
唐代不仅出诗人,还出名将,诗人与名将的结合,又催生了一种新诗体——边塞诗。
其实,边塞诗并非起源于唐朝,而是肇始于汉魏六朝,到唐朝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即有以“四大边塞诗人”著称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另外,如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人也都写过边塞诗。
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就彰显了边塞诗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的盛唐气象。
唐代边塞诗中,除了气势磅礴的长篇歌行为专家所推崇外,流传至今并为广大读者所能吟诵的,多为脍炙人口的精短绝律。
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比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比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比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比如,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唐人的这些边塞诗,无论是写边关将士的报国大爱,还是写闺中怨妇的儿女私情;无论是写戍边将士的精神痛苦,还是芸芸众生的执手别离,都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