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飞人”苏炳添100米短跑9:83秒成绩来看短期爆发力运动与营养
致敬“中国飞人”,
中国乃至全亚洲第一飞人苏炳添,
创下了一个无比辉煌和伟大的历史纪录,
9秒83!
成为首次进入百米决赛的亚洲人!
创造了亚洲人的奇迹
了不起的成绩,祝贺“中国飞人”
几乎全网人都在恭贺他,拿到“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赛第六”。为什么第六值得恭喜?
9秒83,到底有多不易!这个第六,不仅是全亚洲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而且还创造了属于亚洲人的奇迹。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对于一个32岁的老将来说,这样的成绩意味着什么?毕竟大家都知道,在短跑的世界里,提高0.01秒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拼劲儿!同样的成绩,别人可能因为身体优势,轻松就能获得,而我们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达。由此我们来分析短期爆发力运动特征与营养需求。
100米田径项目的运动特征:
优秀短跑运动员参加的主要比赛有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大奖赛。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全年都在基地或休赛期进行训练,大约每周11次。淡季训练侧重于重量与技术结合,跟踪和腿速度或膝盖改进。伸展运动、瑜伽和普拉提都有助于恢复。随着赛季的临近,田径训练增加,在技术训练和重量训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会加入更多的间歇和短跑训练。初级和休闲短跑运动员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更少,并且训练通常是季节性的。
冲刺表现的决定因素
冲刺表现主要取决于反应时间、加速度、最大奔跑速度,以及在疲劳增加的情况下维持这种速度的能力。一个短跑项目可以被分解成五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包括反应-响应、起跑、跑步加速度、最大速度和下降速度,其中加速度部分约占比赛的三分之二。在较长的400米短跑中,前100-150米的加速达到顶峰。
了解训练和比赛的需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短跑运动员的最佳营养支持。优秀的短跑运动员通常每天训练1.5-4小时,每周5-6天,其中一到两天专注于低强度的训练。训练通常是周期性的,以增强主要肌肉群的最大力量。使用一系列的模式,包括短跑,但也包括增强式训练,抗跑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加上核心稳定性,力量和奥林匹克举重。
这反映了限制最大奔跑速度的不是快速移动肢体的能力,而是以最短的地面接触时间产生最大地面力量的能力。特定于短跑的训练通常包括不同长度(低于或高于比赛距离)的短暂最大强度重复,有长或短的恢复周期。这种训练方式在爆发性竞技项目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