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时珍在书中写道: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猫肉肉质偏柴,远不比其他肉类紧 实可口。
中国人在吃上讲求细腻可口,猫肉也自然不成为国人经常食用的食物,在功效上在,书中写道猫肉“主劳疰,鼠瘘,蛊毒。
猫肉有些微的滋阴养颜功作用,但远不比其他药材功效明显。在滋阴上,可以选取沙参玉竹、生蚝蹄筋进行滋补,养颜上,阿胶红枣更是首选。
总体而言,猫肉除了有充饥,其作用犹如鸡肋一般,几乎没有特别大的功效。
人类的忠实朋友
当然,《本草纲目》的记载并不是人们不食猫的唯一因素,或许人们不吃猫肉的另一忌讳便是猫主要以老鼠为食,老鼠自身携带着大量病菌。

于是人们便担心猫肉受老鼠的传染也或多或少携带鼠疫等病菌。
现代研究发现,猫自身携带的弓形虫和肺吸虫对人体危害极大,且能在高温下存活,食用风险较高。
据传越南在1997年曾十分热衷于吃猫,一年下全国共食用约五百万之猫,结果造成隔年越南爆发大型鼠疫。
其次在古代,能作为进食的肉类一般都如猪牛般体型较大的动物,它们肉质鲜美且分量十足,但猫多数身材娇小,饲养成本较高。
此外猫的外貌惹人喜爱,性格也十分温顺。
人们多数喜欢将猫作为宠物饲养,更是视其为相伴一生的好朋友,久而久之,猫与人类便有着跨越物种的情感。

最后,前文提到,在古代,猫被敬为神灵,对其保有着敬畏之心,相传生前食过猫肉的人,死后其灵位不能进入祠堂供后人祭祀,所以一般人也不会对猫进行伤害。
加之现代倡导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人类也逐渐褪去以猫为食的想法。
曾经在粤菜中有一道名为龙虎凤的菜,其中虎就是猫肉,但外省人却对其嗤之以鼻,如今这道菜也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了。
加之非典和新冠疫情,人们也不敢去尝试那些奇奇怪怪的食物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日益富足,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从简单地填饱肚子到讲求食物的色香味俱全,更加追求养生的吃法。

餐桌上的每一道佳肴美食,都是国人一代代继承下来的智慧和财富。
或许,猫肉已经经过古人的验证,认为其不适合出现在餐桌上。而是更适合成为人类忠实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