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友通过自己不断的研究,寻找出了一套自己做包子的独特手法,做出的包子不仅外观十分精美,而且大小均匀。
包子皮的厚度和肉馅的比例恰到好处,味道也十分鲜美,得到了附近百姓们的强烈认可。
逐渐,高贵友的包子吸引了来自外乡的人们,不少外地人都为了吃到高贵友的包子而专程来到天津。

高贵友对顾客的态度也十分热情,就算忙得热火朝天,他也会非常礼貌对顾客。
久而久之,他的客人越来越多,就算刮风下雨,他的包子摊也排满了长队,钱也越挣越多。
最后,高贵友认为,不能总是让客人排队等很久,需要让客人有可以遮风挡雨能喝茶唠嗑的地方。
于是他用挣来的钱盘下了当地的一处房产,做起了包子店铺。
包子店铺开张的第一天,人群就汹涌地涌入进来,搞得他措手不及,十分忙乱。
由于高贵友前期都是一个人做包子,一个人当饭店伙计,有的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和客人说话。
客人们大都是回头客,也知道高贵友是因为忙才不理他们的,于是亲切地用高贵友的乳名为他的店铺起了个名字“狗不理”。

高贵友一开始还觉得这个名字很别扭,但久而久之他认为,客人们比较认这个招牌,于是就干脆把包子铺也挂上了“狗不理”的招牌。而狗不理包子在后来也越来越火。
清朝末年,袁世凯听闻这家包子铺很火,于是在来天津的时候亲自为慈禧太后购买过狗不理包子。
在袁世凯回到皇宫之后,他刚打开装满包子的布袋,慈禧就忍不住说:“香,真香啊,快呈上来。”
要知道慈禧的刁钻可是出了名的,能主动让她说出好吃的食物,那确实也是不一般了。
果然,慈禧品尝过后大赞狗不理包子,这让狗不理包子在全国都火了起来。

此外,建国初期,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中偶然和大家聊起了中国的美食文化,当时有人给毛主席提到了狗不理包子,毛主席十分好奇。
于是专程派人去天津买了一些回来,在毛主席品尝了狗不理包子之后连声称赞,说:“好啊,真好啊!”
此后,狗不理包子的名声更大了,它作为中国老字号流传至今已经经历了163年的辉煌历史。
直到现在我国还流行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