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当心!病从口入,这些食物通通不能吃→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09-19 冷藏室   食物   病从口入   海产品   室温   熟食   当心   冰箱   温度   疾病   时间   食品
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在5 以下,60 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即5 -60 ,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室温不安全: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 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 以上。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如果把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分别包装。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定期清理冰箱:“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先买的先吃,时间过长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不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消费者尤其要注意以下事项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居家饮食注意事项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尽快放入冰箱(柜);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蔬果类食品宜冷藏保鲜,并与生肉、生鱼等食物分开保存;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真空包装食品,即开即用;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烹饪好的食物室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剩菜、剩饭等要及时冷藏,冷藏时宜用保鲜膜包好,且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不低于70 ),并确认感官性状未发生变化后方可食用。

饮食习惯注意事项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建议多食用清淡营养类食品,不食或少食烧烤、麻辣烫等食物;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瓜果前应充分清洗,建议尽量去皮后食用;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同时减少冰冷食物的摄入;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应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建议主动、及时、适量饮水;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老年人在食物选择上宜丰富、清淡,食物多样化;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儿童青少年需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充足;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温作业人群由于大量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并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和富含钾、维生素的果蔬摄入。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外出就餐注意事项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消费者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就餐环境及管理较好餐饮服务单位就餐。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餐时应注意观察食物感观形态,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慎重选择熟卤菜、凉菜,如果发现颜色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编辑:pandanP6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妈妈去上班了,母乳怎么办?
  • 买山竹选“母”的,3个小技巧要牢记,果肉香甜,老板夸你是
  • 上海明日又将冲击40℃!高温持久战何时结束?有人钻进冷藏
  • 去商场找厕所之感言
  • TCL两千多的性价比冰箱推荐
  • 冰箱中的肉到底能冷冻多久,长期冷冻的肉会致癌?实验告诉
  • 冷藏室3度冷还是5度冷好 冷藏室3度冷还是5度冷呢 冷藏
  • 为什么冰箱老是游戏交友工具结冰有什么办法冷藏室也结
  • 职场妈妈的一日“背奶”指南
  • 味极鲜打开后常温存放多久 味极鲜打开后能放多久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