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最初有可能会缩短入睡时间,然而酒精的作用逐渐消失后,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觉醒,使总的睡眠质量下降。如果睡眠规律性地遭受睡前饮酒的干扰,尤其是长期干扰,那么日间健康和诸如学习、记忆等神经认知功能也将受到显著伤害。
2. 睡前喝牛奶有助睡眠?
真相:作用微乎其微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师王仲2021年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助眠作用微弱。
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中含有5.3%的色氨酸,它可在体内合成5-羟色氨酸,进一步代谢为褪黑素,参与睡眠调节。
但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很少,进入人体到达大脑的含量就更低,因此助眠作用微弱。
3. 睡纯硬板床护腰?
真相:硬板床护腰,但不是睡硬木板
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腰痛症状缓解。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就会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
床板上要垫3~5厘米的软垫。
4. 平时加班,周末补觉就能补回睡眠?
真相:平时熬夜周末难补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医师李艳2012年接受采访时谈到,平时加班熬夜,指望周末可以补回睡眠,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长期剥夺睡眠,会造成体力透支、免疫力下降,体质越来越差。同时,睡眠过长,脑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这就是周末睡多了反而感觉很疲倦的原因。
5. “春捂秋冻”身体好?
真相:因人而异、适度而行
对于老人、儿童、月经期及妊娠期的妇女以及患有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的人群,不适宜秋冻,同时还需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医疗健康篇
1. 吃维生素C能防感冒?
真相:并不能防治感冒
平时服用维生素C,不能防治感冒,感冒了再服用维生素C,也基本不能缩短病程或者缓解症状。但平时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确实可增强抗病能力。
2. 按摩颈椎能治颈椎病?
真相:不可随意按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小衡2012年刊文指出,颈椎病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病,虽然大力按摩,患者在短时间内会感觉比较舒服,但症状很快又会出现,还会加速颈椎病的发展。
大力按摩后肌肉水肿,反反复复形成恶性循环,按摩力度增大。长期大力按摩会破坏颈椎稳定性,加速椎间盘的退变突出,使颈脊髓受到更严重的压迫。患者颈部不适3~5天内不缓解,就应尽快去正规医院,不可随意按摩。
3. 换季输液能通血管?
真相:这种方法害人不浅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2016年刊文介绍说,这种方法害人不浅,不仅没有用,搞不好还“要人命”。
吉训明院长解释:导致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就拿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来说,其病根是在房颤。若平时患者没有做好预防,自己盲目输液,就好比打仗拿错了武器,反倒容易送命。
再说“输液通栓”,也没有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输液反而可能让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4. 孩子发烧捂汗退热好得快?
真相:更易导致严重疾病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指出,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一般人尤其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因为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神经很容易发生紊乱,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
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就是把宝宝错误包裹引起的严重疾病。患儿处于发热期,尤其要注意应当散热,不能捂。
本文审稿:
葩丽泽,营养学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委员
赵伟,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神经内科和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