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病皆因堵,经络通,则百病消。经络不通,则气血流通不畅,补什么都没用。”
人们常说哪里疼痛是经络不通的缘故。人体是非常敏感的,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使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从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瘀滞,阻遏经络,均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因此,各种因素引起的经络不通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之一,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或是体表出现的一些瘀斑、充血、结节、条索状物等表现。
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疼痛是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映,古语有云: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有时候出现的疼痛,那说明可能此处经络不通。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一般需要分清虚实,辨别病机,病因病机不同可以表现出来的疼痛特点也不一样,例如会有胀痛、酸痛、走窜痛、游走痛、隐痛等等。
如果是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则根据辨别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又或是积食/虫积/结石等阻滞气机所致,审因处理。
气血不通:冷
身体某些部位发凉,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气血不能很好抵达四肢的表现。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气血不通导致的发冷,很多情况是局部有寒邪阻滞经络,经络不通则出现皮肤有凉感,多伴有疼痛,即冷痛感;另外人体阳气虚弱,温煦功能不足,也可出现发凉的感觉。
热气不通:热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邪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郁滞化热;或机体阴虚火旺,组织失于凉润而引起的。